生活報7月22日訊 16日,記者接到讀者反映,哈市部分公交車不關暖風,市民吐槽,伏天公交車裡還在『供暖』,都快把人烤熟了。記者核實發現,此事在兩年前生活報曾報道過,而且是同一條公交線路。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市民反映:公交車伏天『供暖』
『外面都30℃了,怎麼公交車裡的暖氣還沒停啊,都快把人給烤熟了。』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家住在江北糖廠社區,前幾天到江南來買東西,剛上36路公交車就覺得車廂裡怎麼這麼熱,車裡也沒幾個人,溫度卻比外面高不少。等他下車的時候,發現放在座位下面幾個袋子都熱乎乎的,原來這幾個袋子都靠近座位下面的暖氣,再一摸暖氣,都熱得燙手。
『伏天「供暖」是怎麼回事?』張先生不解,他把此事反映給司機,對方也沒當回事。
張先生說:『能不能提醒一下公交公司,把暖風關了,不僅是從節能減排的環保角度考慮,單是從市民的感受上,這麼熱的天「供暖」,乘客也熱得受不了。』
記者體驗:腳下熱浪襲來溫度飆到50℃
當天中午,記者從哈站北廣場始發站乘坐一輛車號為黑AN8291的36路公交車。
在車廂記者看到,兩側窗戶下都設有暖氣,車還沒發動,用手摸還能感到暖氣的餘溫。公交車開動後,記者將溫度計放在暖氣片上,當時初始溫度為30℃。兩站之後,溫度計迅速飆昇至42℃,坐在座位上能感到熱浪滾滾,再一摸暖氣片,燙手!直至終點松北沙坨子,溫度計沒低過40℃。
在沙坨子終點站,記者又乘坐了另一輛車號為黑A07887F的36路公交車,從車牌上看,這輛車是新上線的電動混合動力車。
該車在終點站停放時間較長,車廂內初始溫度為28℃,與室外溫度相當。可是開車後,車廂內的供暖設備就開始工作,放在暖氣片上的溫度計指示的溫度一路飆昇,最高時竟飆到了50℃。而記者准備的溫度計最高刻度只有50℃,可以說,此時暖氣溫度已經爆表。
記者注意到,供暖設備開始工作後,車廂內的乘客都出現不適的表現,有的乘客大汗淋漓,不住地擦汗,有的乘客被暖氣烤得側身而坐。
一名站在窗口的大媽說:『這個車是上半身涼快,下半身熱,本來就沒有空調,大熱天還「供暖」,坐個公交還能免費蒸桑拿,真是太奇怪了!』
另一位抱小孩的乘客,頭發已被汗水濕透,她告訴記者:『乘坐這樣的車太遭罪了,為什麼不把暖氣關掉呢,天這麼熱,路程遠的,都容易中暑。』
該車隊2018年曾伏天『供暖』車隊負責人不露面
在沙坨子終點站,記者找到了哈市公共汽車總公司36路車隊。調度室牌子旁邊一個辦公室裡有兩名工作人員,記者表明來意後,一名工作人員稱要聯系車隊隊長,可過一會他拿著手機回來告訴記者,不用等了,領導有可能回不來。
記者問,為什麼車廂內的供暖設備沒有關閉,伏天還在『供暖』。對方表示,『不會吧。』記者提議與他一起到車上測溫,對方斷然拒絕。
記者隨後查找資料發現,該車隊在2018年就因為伏天『供暖』的問題被生活報報道過。在2018年7月14日,在生活報的報道中,該車隊負責人的解釋是,目前該車隊有五輛車來自其他車隊,這五輛車由於自身的缺陷,夏季水暖循環線路的閥門不能關閉,關閉後前風擋玻璃沒法使用熱風,下雨天就無法去除車窗上的霧氣,會給行車安全帶來影響,所以這些車內仍在供暖。
難道暖氣關不上的問題兩年都沒解決?生活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