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農業大區彰顯"工業擔當" 大同"三駕馬車"風生水起
2020-08-12 09:17:05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趙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12日訊 在很多人看來,大同區是典型的農業大區,棚室生產、中草藥種植、農業旅游遠近聞名,大同農業的榮譽和品牌不勝枚舉。

  然而,作為農業大區的大同,卻始終堅持著那份『工業擔當』: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47694萬元;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27439萬元,園區發展、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三駕馬車』齊頭並進、風生水起。

  園區發展:贏得發展的優勢和基礎

  工業的核心在園區,建好了園區,就贏得了發展的優勢和基礎。

  近年來,大同區圍繞『一帶一園』建設,以產業集聚為方向、以『兩鏈一服』為引導、以工業強區為目標,大力推進大同工業園區建設,初步形成了『一區兩園』的發展總格局。尤其是2019年11月,經省政府批准,將大同工業園區更名為黑龍江大同經濟開發區,托管食品產業園、紙業包裝產業園,總規劃面積達到707萬平方米。

  走進大同工業園區(南區),機器轟鳴,建設現場熱火朝天,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這個始建於2004年的園區,重點發展成為以特色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向精深加工轉化,以綠色食品加工、生物制藥、高新技術產業、民營經濟、倉儲物流為輔的現代化新型工業園區。目前,園區入駐企業11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1家,年加工各類糧食及經濟作物100餘萬噸,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15.5億元。

  大同區堅持以省級經濟開發區為平臺,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昇園區項目承載能力。『我們創新實施了園區領導和工作人員全年零休假、業務工作不間斷的工作方式,實行工作在一線開展、問題在一線解決、乾部在一線成長的新辦公模式。』大同區經濟開發區產業園區服務中心主任李德學告訴記者,完善設施建設方面,他們實施食品園區高壓線遷出、大同丙線遷出、園區入駐企業箱式變配套等工程;投資90萬元,完善園區綠化、亮化及管護工程;投資120萬元,啟動實施五號路、六號路東側連接路設計進程,實現園區硬化『兩橫一縱』閉環,達到『七通一平』。

  服務,是園區發展的『落腳點』。大同區成立工作專班,定期深入項目建設現場,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為重點項目排懮解難。同時,分階段組織土地、規劃、環保等部門召開項目推進協調會,幫助解決耕地指標佔補平衡、歷史遺留手續辦理等一系列棘手問題35個,縮短了手續辦理進度,贏得了企業的贊譽。

  項目建設:瞄准突破口轉型增動力

  開工50餘天,就已完成辦公樓、公寓樓地下獨立基礎施工和回填工作,按照目前的工程進度,預計年底前可完成項目總工程量的80%。啟動建設以來,總投資3.3億元的大同區奶山羊養殖、加工及銷售全產業鏈項目,『一舉一動』無不展現出項目建設的『大同速度』。

  在經濟進入新常態、投資擴張需求動力不足等情況下,工業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在哪裡?大同區寫下答案:項目。

  今年,大同區共實施5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46個,其中新建14個、續建32個,總投資40.7億元,當年計劃投資21億元。截至目前,已開復工項目42個,完成投資10.87億元。『全部項目中,納入省、市百大項目4個,省百大項目為80兆瓦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其餘3個分別為奶山羊養殖、加工及銷售全產業鏈項目,5000噸/年中藥材種植飲片及萃取全產業鏈項目和大同區動物用中藥種植、發酵及提取全產業鏈項目。』大同區經濟和發展改革局副局長劉繼龍告訴記者。

  由於疫情,很多項目和企業建設發展受到一定影響。大同區博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卻是化『危』為『機』,今年1-5月,累計加工玉米25.4萬噸,生產酒精8.8萬噸、DDGS飼料7.7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20%;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實現了逆勢上揚。

  『今年我們還實施500萬元以上重點產業項目16個,其中新建8個、續建8個,總投資29.9億元,當年計劃投資13.4億元。截至5月20日,已開復工項目12個,完成投資2.33億元。』大同區經濟和發展改革局副局長劉繼龍說。

  興產業、抓項目、優服務。針對重點項目,大同區實行駐場服務制,派駐3名工作人員進駐園區現場辦公,實行服務代辦制,派駐專人負責、全程指導、全程跟蹤,積極協調土地、環保、建設、海關等部門,為企業代辦土地、規劃、不動產等手續。下一步,還將繼續落實分包責任制,著力提供精准化服務,全力做好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為園區建設提供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

  招商引資:不按『暫停鍵』交出『成績單』

  園區發展、項目建設齊頭並進,招商引資同樣不甘人後。新簽約項目21個,簽約總額43.8億元,實現到位資金3.47億元;線索項目11個,線索引資額14.8億元……截至6月中旬,大同區交出這樣一份招商引資『成績單』。

  年初以來,大同區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區主要領導帶隊,各部門主動作為,多方洽談對接,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營造了『招商引資沒有旁觀者,項目建設沒有局外人』的全員招商火熱氛圍。

  說起招商引資,新近落戶大同經濟開發區(食品產業園)的中藥獸藥加工項目不得不提。該項目由濟南大東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佔地面積1.92萬平方米,中藥獸藥產品原材料為板藍根、大青葉等中藥材,精制卵黃抗體制劑產品原材料為雞蛋、維生素原料和中藥提取物等。項目全部達產後,年可產成品藥1500噸,實現銷售收入8000萬元、利稅1000萬元,安排就業150人。

  大項目的落戶,背後是大同區創新活化招商引資方法、強化項目精准對接。為確保項目對接不『掉線』,招商工作不按『暫停鍵』,該區積極整合全區招商資源,利用『線對線』『屏對屏』的方式,高頻次、高精度、廣覆蓋推介區域資源優勢。截至目前,已洽談對接大慶油田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20萬噸/年保鮮粉加工、子赫牧業大鵝孵化、養殖與加工等11個項目,為下步項目落地做足前期工作。

  在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大同區還對破產和停產企業進行梳理重整盤活,引進戰略投資者,注入新血液;緊抓大慶創建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契機,統籌謀劃、規模擴張、一體推進,著力打造全省最大的新能源產業示范區。

  栽得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招商項目的洽談簽約、落地項目的加速推進……離不開大同區常抓不懈的工業發展環境打造。

  大同區建立制度化、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先後制定『首問負責』『服務承諾』等制度,推動項目建設換擋提速;堅持『牆內的事情企業辦,牆外的事情政府幫』,理順項目生成、落地、建設、運營等環節,形成閉環式的工作鏈條;對百大項目、重點招商項目實行分類管理、因企施策,形成一整套支持招商引資和對企服務的完備機制體系,不斷把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向縱深推進。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