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3日訊 北辰果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位於齊齊哈爾市克東縣乾豐鎮宏昇村,在合作社的食用菌產業園區裡,工人們正在嫻熟地給菌棒『梳妝打扮』。
『這叫打孔透氣,是為了方便菌棒出菇。』合作社理事長董傳宗一邊麻利地將打好孔的菌棒碼砌起來,一邊介紹。
一層層碼砌的白色菌棒,仿佛一錠錠銀元寶,給村民帶來了脫貧的希望和致富門路。看著滿眼長勢喜人的滑子菇,董傳宗夫妻興奮地說:『今年是我們返鄉創業的第七個年頭,一路走來雖然經歷過失敗坎坷,但看著村民們守在家裡就能過上幸福生活,心裡還是滿有成就感的。』
董傳宗和王艷秋是村裡走出去的一對大學生。誰也沒想到,這對80後小夫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選擇——回鄉創業。2013年,兩人毅然辭掉工作,回到克東縣乾豐鎮宏昇村,成立了克東縣北辰果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了艱難的創業歷程。『合作社能快速發展壯大,多虧了扶貧的好政策和扶貧乾部提供的技術指導和市場信息。』董傳宗感慨地說。
在剪菇車間,頂著『小傘』的平菇碼在一旁,農戶們快速地剪掉根部,再把長度基本一致的平菇裝箱。『食用菌種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很多環節都需要勞動力。過去,附近的村民農閑沒事乾,現在農閑時也有了穩定的收入。』
兩個多小時,一箱箱打包好的平菇已被裝上貨車。『這些全部要送到大連港裝船出口,每噸銷售價格穩定在4300元左右。』王艷秋高興地補充道:『等滑子菇下來的時候,用工量要比現在多一倍。』
返鄉創業帶回先進種植技術,駐村工作隊帶來扶持政策,如今,特色種植已經成為宏昇村村民致富的主要產業之一。村支書董玉良告訴記者,合作社帶動長期就業人員達到了50人,人均月工資3000元左右,零散就業人員達到200餘人,帶動140戶實現了脫貧夢。
目前,齊齊哈爾市44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經實現產業扶貧的多層次覆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的能人參與到扶貧產業之中,各種各樣的能人返鄉,帶來了新思想,帶來了新乾勁,帶來了新市場,而駐村扶貧工作隊、村兩委、合作社(企業)的良性互動,不僅激活了留守經濟,增強了村集體活力,還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增加了厚重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