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杜爾伯特縣創新旅游發展新模式 讓風景變『錢景』
2020-08-21 09:35:00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王玲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嘎日迪景區嬉水、露營的游客日漸增多。

  東北網8月21日訊 2019年,杜爾伯特縣連環湖鎮南崗村嘎日迪景區共接待游客3萬多人次,游客從各方紛至沓來,附近村民紛紛在農忙之餘到景區就業、銷售自家種植及養殖的農副產品、改造房屋經營民宿……腰包漸漸鼓了起來。據悉,近年來,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將旅游作為助力農民就業增收的新路徑,帶動越來越多的農民實現了穩定增收。

  旅游新模式打開致富『幸福門』

  眼下正是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連環湖鎮南崗村的嘎日迪景區景色最美的季節,湖水蕩漾、微風拂面、水清沙靜,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來到嘎日迪景區嬉水、露營的游客也日漸增多。

  『我們都來自薩爾圖區,聽說嘎日迪景區風景很好,還能玩水,幾個朋友就帶著家人一起來玩了,真是不虛此行。』市民陳女士邊說邊掀開蒸著生蠔的鍋蓋,香氣撲面而來。陳女士說,她們購置了很多食材,還在景區買了新鮮的湖魚,既滿足了大家對外出游玩的向往,又滿足了味蕾。

  雖是工作日,記者發現,景區仍吸引了300餘名來自大慶、哈爾濱、齊齊哈爾及周邊地區的游客。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旅游局局長吉寶亭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景區6月1日起恢復開放,截至7月28日,共接待游客2萬餘人次。『工作日每日接待人數在300-400人次,周末在限制景區承載量的情況下,日均接待游客2000餘人次。』吉寶亭說。

  連環湖鎮南崗村是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也是省級旅游扶貧重點村之一。2017年6月,原黑龍江省旅游委被確定為南崗村定點扶貧單位,將嘎日迪景區建設作為旅游精准扶貧項目進行全力推進,總投資600多萬元。

  省文化和旅游廳調研員、南崗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許連弟告訴記者,南崗村依水而居,自然景觀資源豐富,2018年7月28日,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施工,景區道路、花海種植、沙灘梳理、木質棧道、蒙古包等10餘個項目陸續建成並進行試營業,當年接待游客20000餘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0餘萬元。

  2019年,景區啟動了二期工程,10棟單體木質民宿完成安裝並投入使用,深受游客好評。同期還建設了禧福祿文化街和1000米的湖濱步道。為進一步提昇景區景觀花海整體質量,景區還在原有100畝中草藥花海的基礎上,新栽植40畝紅花、50畝油菜花。2019年,共接待游客30000多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00餘萬元。

  『嘎日迪景區投入使用後,幫助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分紅,到景區掙工資,家門口賣土特產,發展民宿業等多種方式實現增收,景區的長足發展不僅能幫助貧困戶徹底脫貧,還將帶動一方旅游業發展。』許連弟說。

  完善旅游配套,促農就業增收

  隨著嘎日迪景區的運營,景區周邊配套也逐漸完善起來。

  2019年,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多日納旅游服務有限公司在南崗村成立,總投資300萬元,涉及旅游觀光、餐飲住宿、鹿產品加工以及養殖等多個領域。

  吉寶亭告訴記者,多日納旅游服務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優越,緊依嘎日迪景區,與景區取得了有效的合作互動。

  『建立了巧嫂農家樂,開展了餐飲住宿服務、觀光服務以及特色農產品加工等,馴養了梅花鹿等珍稀動物,吸引了眾多游客。』吉寶亭說,疫情衝擊下,公司成立了大鵝養殖專業合作社,實現了養殖、餐飲、住宿、農產品加工以及旅游觀光一條龍的產業模式,並為貧困戶及婦女提供就業崗位20個。

  隨著嘎日迪景區接待量逐漸增加,湖畔農戶們紛紛修繕房屋開辦農家樂,整地、打壟種植農作物,發展庭院經濟。

  西龍坑農家院驛站坐落在連環湖畔,7月18日開始對外營業,生意已見興旺之勢,這幾天從大慶來的游客尤其多。驛站老板娘陳麗梅說,他們夫妻二人原本靠種地為生,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扶持下經營起這個驛站,驛站日接待能力在200人以上。

  六大旅游精准扶貧助力貧困戶脫『困』

  疫情期間,景區暫停開放,但並未停止景區復工復業的腳步。

  4月28日,游客中心項目破土動工,20多位農民工實現就業,解決疫情期間農民外出務工難的問題。

  在游客中心建設的同時,景區新植苹果、櫻桃、榆葉梅、丁香、稠李等花灌木5500株,種植粘玉米、雜豆、花生、中草藥等作物160畝,運營腳踏船、魔毯、游船、喊泉、抓魚等水上項目。實施門票聯票,與壽山、五馬沙坨景區建立聯票系統,推行年卡、月卡、次卡銷售,並與攜程等進行合作,加強新媒體宣傳,推動快手、抖音、百家號信息發布和直播推廣,提高營銷水平。

  記者了解到,嘎日迪景區依托項目特點,結合扶貧實際,共確立靠資源收益扶貧、靠景區就業扶貧、靠景區運營收益扶貧、靠產品銷售扶貧、靠民宿開發扶貧和靠技能培訓扶貧『六大旅游精准扶貧』總體思路,建立起旅游扶貧模式。截至2019年年底,南崗村59戶139名貧困人口因嘎日迪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全部脫貧。

  許連弟說,以靠景區就業扶貧為例,景區建設時正是農閑季節,農戶不離土、不離鄉,實現就地向旅游產業轉移就業,花海種植等農業觀光項目從整地、播種以及田間管理,最多時每天用工68人,時間長達一個月,每人每天收入100元。

  對於未來如何提昇旅游產業輻射帶動效應,吉寶亭道出了他的想法:『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扶貧機制,推動南崗村西龍坑屯整體環境改造,並形成與嘎日迪景區的通航,建立銷售長廊,並不斷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提昇旅游產業附加值和旅游服務水平,增強旅游扶貧帶貧效益,促進旅游富民增收。』吉寶亭說,2020年,南崗村村集體預計收益將達20餘萬元,直接安排貧困戶用工15戶左右。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北方有大美,燃情黑龍江——聚焦黑龍江省第三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