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聚焦雙鴨山『招纔引智』創新發展 激活『人纔引擎』新動能
2020-08-27 09:17:00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楊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27日訊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纔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

  轉型振興的雙鴨山,求賢若渴,高質量發展的雙鴨山,海納百川。

  為解決高層次人纔『招引難、留住難』問題,雙鴨山市結合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將解放思想貫徹到高層次引纔的各個環節,精心謀劃了『6+7』雙向精准服務模式,既在用人單位精准選人上抓好服務,也在引纔細節上進行精准服務。

  在為用人單位精准服務方面,突出了招纔范圍確定、考官選擇、出題模式、出題內容、了解評判、綜合評價6大解放思想舉措;在為高層次人纔精准服務方面,突出了7大解放思想舉措:給高層次人纔更多選擇機會,考生報名『一網搞定』,倡導考生『只跑一次』理念,取消考試費用,增加崗位調劑環節等,同時新建140套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人纔公寓,考生錄用即可免費入住,並給予一定的安家費;對引進人纔的配偶,原則上給予對口安置,解決了人纔後顧之懮。

  通過這些解放思想的舉措,既增強了用人單位的信心,也激發了人纔來雙的積極性。目前,引進的120名高層次人纔已全部到崗。

  為保證人纔引的來、留得下,構建了『項目+人纔』的合作發展模式,各類人纔只要來雙鴨山,不論是共建基地,還是投資創業,或是服務企業,只要是項目落得下,人纔進的來,就給予政策支持,吸引一批有影響力的人纔落戶雙鴨山。

  堅持加大投入,釋放紅利,人纔各類幫扶更加有效。

  加大『引纔』投入。設立2000萬元科技和人纔發展專項資金,加強人纔和科研團隊引進。對柔性引進的省級、國家級人纔分別給予5至20萬元生活補助,對省級以上專家人纔帶項目、帶成果、帶技術來雙鴨山的,一次性至少給予5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並提供住房一套。對符合國家、省要求建立並認定的各類科研機構(中心),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項目研發資金補助。

  立足資源優勢,為省內外科研院所提供科研提供便利,專家可利用該資源進行研究,並將科技成果優先服務於本地區發展。結合現代農業發展,市委組織部與省農科院共建了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現代農業培訓基地,聘請了省農科院8名專家作為雙鴨山市專家顧問,既提供了現代農業教學培訓的基地培訓本土人纔,也為專家提供了農業科技研究的事業發展平臺。

  加快『育纔』步伐。設立1000萬元『雙創』培養資金,培訓創新創業人員。疫情防控期間,雙鴨山技師學院利用『互聯網+尚農農民培訓』平臺,助力新生代農民工尤其是返鄉農民創業,切實服務企業復工復產。今年2月,作為全國技工院校唯一入選的教育培訓平臺,也是我省唯一入選的教育平臺,入選人社部推薦的疫控期間面向全國服務的50家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平臺機構行列。

  搭建電商產業園、電商產業基地、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平臺,對高學歷、高技能和高級管理人纔在雙創業的,給予創業扶持。在項目扶持資金帶動下,東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寧海龍遺傳育種團隊的55名教授、8名副教授、2名博士研究生和12名碩士研究生,在雙鴨山成立了東昊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佛山高端技術人纔羅蘇燾博士、趙勝華和羅蘇燾碩士團隊,在雙創辦了專注於醫療信息化系統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科技公司。臺灣張仁聰教授團隊,在雙創辦了從事專業納米級產品研發的黑龍江華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加強政策扶持。嚴格落實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等各項扶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擔保貸款。對入駐各類創業孵化器創辦企業的大學生,免除場租費、水電費、物業費、取暖費等相關費用,2016年以來,共有145名大學生入駐創業孵化器。

  圍繞雙鴨山市現代煤化工、糧食和綠色食品深加工、石墨及新材料、旅游、電商、畜牧、特色種植等『七個新增長領域』以及對接全省『百大項目』『百千萬』工程建設的重點產業項目,定期收集企業人纔需求,開展人纔招聘活動。圍繞雙鴨山市萬利潤達、鴻展等產業項目,在雞西工業學院舉辦基礎性技能人纔招聘會,近200人參加招聘推介會;大型鍋爐生產企業黑龍雙鍋集團成功引進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王長安,並建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既為雙鴨山市大型企業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橕,也為高層次人纔提供了科研基地。

  堅持創新方式,搭建載體,人纔發展舞臺更加寬闊。

  主打『感情』牌。充分利用『地緣』『業緣』『學緣』這些感情基礎和友情連接,拓展引纔渠道和覆蓋面。2019年,確定連續3年每年引進百名高層次人纔,補齊人纔不足短板並順利完成了120人的高層次人纔招錄計劃,實現了雙鴨山市人纔招引工作的歷史性突破。人民網、新華網、東北網等十餘家報刊和網絡媒體對全市引纔工作經驗和亮點進行了深入宣傳報道。

  搭建大『舞臺』。雙鴨山市與浙江藍源資本合作,共同打造的『黑龍江眾農聯』,運用『產業鏈+產業互聯網+綜合賦能』三位一體核心模式,打通我省農業產業鏈各個環節。雙鴨山市還與省農科院共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現代農業培訓示范基地。今年,雙鴨山市謀劃啟動了人纔『五大基地』建設,將利用三年的時間,重點打造大學生實習實訓、創新創業、科研成果轉化、創新企業孵化和人纔繼續教育等基地,著力吸引更多人纔和智力落地。

  推動『快』發展。制定了全市優秀年輕乾部戰略培養方案,選派百餘名優秀年輕乾部到高校院所、急難險重崗位進行學習和掛職鍛煉。在落實中組部關於第一書記工作的要求過程中,不斷深化拓展,選派770名機關乾部到基層黨組織任第一書記。

  堅持真誠待纔,精心服務,人纔發展環境更加優化。

  『數字+人纔』讓服務更精准。結合數字化部機關建設,加強了人纔工作網上流程再造,公布了專家人纔服務熱線,設立了政策諮詢信箱,提高了人纔工作效能和服務質量。

  『關心+人纔』讓服務更細致。建立了市級黨員領導乾部與專家人纔的定期聯系溝通機制,充分體現對人纔的關心關懷,進一步激發優秀人纔的榮譽感和獲得感。引纔過程中,倡導讓考生『只跑一次』理念,涉及考生的所有環節,除面談外,均在網上和本地進行。

  『體貼+人纔』讓服務更到位。暢通高層次人纔就醫綠色通道,制發人纔就醫綠卡,全程跟蹤服務。新建了126套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人纔公寓,讓人纔免費入住。對引進人纔的配偶,原則上予以對口進行安置,解決了人纔後顧之懮。

  同時,采取智力引入和人纔培養並重,構建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發展模式。不斷深化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積極引進科技研發機構和團隊,並派出年輕乾部到科研院所掛職,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在雙鴨山市落地轉化。目前,全市已經建立各類產業科技創新聯盟15家,其中1家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聯盟,為全年產業發展儲備了重要的智力資源。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