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3日訊 今年34歲的小史,疫情期間一直待業,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妻子的工資維持。前不久,他參加了高新區組織的網絡招聘會,並成功與一家石油技術股份公司達成就業意向,目前正在進行線上崗前培訓。
『如果我成功通過崗前考核,入職後每月不算補助也能拿到3000元工資,生活相比之前將會有較大的改善。』小史笑著說。
保就業就是保民生,穩就業就是穩消費。小史的經歷是高新區穩就業、保就業圍繞『實』字做文章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1-8月份,高新區新增就業人數564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6.77%;失業人員再就業243人,比上年同期減少4.7%;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80人,比上年同期降低3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8%以下。
就業是財富之源、民生之本,它一頭連著企業運營、宏觀經濟,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民生冷暖。
高新區在全力支持企業嚴防嚴控的同時,精准助力復工復產、復市復業,加快恢復和穩定就業。省市百大項目31個,施工上崗人員1.7萬餘人;已復工復產工業企業567家,其中74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上崗員工1.39萬人,上崗率99.8%;商貿法人企業復業1456家,復業率100%,其中64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全部復業,上崗員工3056人,上崗率99.7%。
積極落實政策,為援企穩崗添保障,實行減負、援企、穩崗措施,提昇投資和產業帶動就業能力。高新區制定出臺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實施意見,『一企一策』提供個性化服務,及時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原料、用工、物流等瓶頸問題。推送申請省級穩企穩崗基金企業200餘家,貸款需求總額超15億元;幫助29家企業成功入圍省重點疫情防控物資名單,創業廣場等單位按照相關要求給予租房企業落實了3個月租期減免。
全面推進國家和省市惠企政策在高新區落地生效。采取線上諮詢、網絡聯辦的方式,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35萬元;為19家企業吸納102名就業困難人員,發放補貼79.31萬元;為286家企業返還社保費1745.33萬元;為1664家企業退還社保費7546.5萬元,其中99.33%惠及中小微企業,另將減免1653家企業社保費5004.6萬元。
企業用工需求數量保持相對穩定,市場對人纔的需求層次有所上昇。從企業數量上看,年初以來,共有128家企業提出用工需求,佔開復工企業總數約6%。從需求行業看,所需領域覆蓋石油化工、裝備制造、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建築設計、金融保險等行業。從企業規模看,以中小企業為主,規上企業僅7家,佔比不足10%。從用工類型看,總用工缺口2563人,主要集中於技術類和操作工,其中,管理類人纔107人,佔比4%;技術類人纔1743人,佔比68%;操作工712人,佔比28%。從需求時間看,1月內需439人,佔比17%;2月內需39人,佔比2%;3月內需1178人,佔比46%……總體看,近期需求佔到了50%左右。
市場上外埠求職者明顯減少,高學歷求職者增加較快。2月份以來,高新區率先通過開展『雲』招聘,利用視頻招聘、遠程面試等辦法,推進供需雙方實現線上精准招聘,累計舉辦11場線上招聘活動,其中校園招聘會4場,促進崗位對接2951人次,意向性就業1253人,356人已實現到崗工作。從求職意向看,求職者求職意向仍然以商業、服務業為主,佔求職總人數的57.3%,生產制造類佔比7.8%,其他行業佔比34.9%;從文化程度看,本科以上學歷佔比51.1%,大專學歷佔比28.2%,大專以下學歷佔比20.7%;從供給區域看,本地求職者佔比87.2%,外埠求職者佔比約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