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6日訊(記者 孫英鑫)記者在6日召開的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哈爾濱海關立足龍江自貿試驗區目標定位和發展需求,突出沿邊和對俄特色,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先後出臺了多項支持措施和創新舉措,助力片區發揮優勢、錯位發展,推動自貿試驗區體制機制創新。
哈爾濱海關從推進大通關、搭建大平臺、暢通大通道、服務大創新4個方面出臺20項支持措施,為促外貿穩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支持服務會展經濟發展,支持自貿試驗區設立食用水生動物指定監管作業場地,支持自貿試驗區木材加工產業發展等措施;支持黑龍江省開展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支持企業依托中歐班列、哈綏俄亞陸海聯運大通道開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支持大黑河島設立國際游艇碼頭口岸等措施。
在制度創新上,以促進貿易便利化為目標,形成了『落地一批、申報一批、儲備一批』的海關制度創新滾動工作模式。根據邊境貿易糧食進境批次多批量小的特點,從優化檢疫許可流程和指定加工管理角度出發,提出了『優化黑龍江邊境自貿片區進境俄羅斯糧食檢疫流程』創新舉措,解決邊境貿易進境糧食企業辦理檢疫許可時審批環節多、周期長、手續繁瑣等問題;提出了『俄羅斯低風險植物源性中藥材試進口』創新舉措,根據國內急需、風險可控的要求,將允許進口的中藥材種類由5種擴大到15種。
此外,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哈爾濱海關在自貿試驗區打造非侵入、非接觸式海關智能監管服務模式,開闢口岸綠色通道,創新檢疫監管措施,鼓勵企業擴大出口,對企業復工復產急需的設備和原材料,優先受理報關,保證『隨到隨驗』『零延時』快速驗放。1月至7月,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實現進出口總值106億元,佔全省進出口總值11.6 %,充分發揮了開放平臺的拉動作用,自貿試驗區的巨大吸引力正逐步顯現,年內新增海關注冊企業49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