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4日訊 針對連續強降雨、大風天氣對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和潛在風險,集賢縣全力做好抗災自救工作,堅持不懈抓好糧食生產,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把糧食生產擺在當前重要位置,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在防災減災工作中,集賢縣在收到氣象部門臺風預警通知後,緊急召開農業生產防災減災工作會議,安排部署防災減災工作,全力做好設施農業防風加固工作,清理排水溝渠,保障田間排水暢通。協調各鄉鎮及相關單位做好水泵、機械設備等物資保障,確保出現險情進行有效處置防范。提前開展糞污處理、貯存等設施設備的維護和檢修,確保設備安全有效運行。
同時,做好技術指導工作。縣農業農村局和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派出防災減災工作組和田間管理技術組深入生產一線,實地勘查受災情況,現場為受災群眾講解災後科學自救方法,累計下鄉指導200餘人次。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發育進程和實際災情,分區域、分作物進行技術指導,強化促早熟、病蟲防治等農業生產技術措施落實,促進受災作物盡快恢復生長。並在第一時間統計受災數據,協調農業保險公司做好理賠工作。
在做好田間管理的同時,集賢縣還組織人力搶排田間積水、做好病蟲防控及動物疫情監測。協調各鄉鎮及有地單位積極組織人力、物力進行防災減災自救,采取設立臨時泵站、安裝水泵強排,搶挖排水溝等,搶排快排,減少水淹時間。搶排田間積水面積5.34萬畝,水泵強排面積2.36萬畝。組織養殖場(戶)做好圈捨及周圍環境的清掃消毒工作,加強對受災地區重大動物疫病的監測,特別是加大對炭疽疫情防控。強化災區巡查,及時收集死亡畜禽屍體,進行無害化處置,嚴防死亡畜禽隨意拋棄和沿河漂流,有效切斷疫情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