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延壽確保847名未脫貧人口如期脫貧
2020-10-02 07:50: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2日訊 記者從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9月30日舉行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三場——延壽專場獲悉,截至2019年底,延壽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492人,已脫貧15645人,未脫貧514戶847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44%,4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

  延壽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洪岐介紹,延壽縣未脫貧人口已經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延壽正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發起最後總攻,確保年末未脫貧人口如期全部脫貧。

  張洪岐說,依托龍頭企業定產業、依托資源特色定產業、依托市場需求定產業、依托村戶特點定產業,確保項目准、能增收、可持續,健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近年來,累計投入3.38億元,實施產業項目183個,形成以優質稻米、肉雞、食用菌、光伏為主導,設施蔬菜、黃牛生豬養殖、食品加工等各類『種養加』小項目為補充的產業扶貧格局。依托龍頭企業,發揮延大牧業帶動作用,采取『龍頭+基地+貧困戶』的帶貧模式,建設18個肉雞養殖小區72棟標准化雞捨,年出欄肉雞1000萬羽,帶動貧困戶3071戶,戶均增收2500元。發展優質稻米產業,放大『中國優質香米之鄉』和延壽大米國家『雙地標』品牌效應,延壽大米品牌價值達16.54億元,44個水稻(農機)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3493戶,戶均增收1050元;建成標准化示范小區26個、大棚702棟,綜合利用水稻育苗大棚305棟,帶動貧困戶3708戶,戶均增收600元。推進光伏產業,建成總規模15.36兆瓦47個村級光伏發電站,實現貧困村全覆蓋,帶動貧困戶2763戶,戶均增收1089元;發展電商產業,村級電商服務站達到79個,建設網絡直播間6個。因地制宜發展沙棘、果蔬等項目,因戶制宜扶持貧困群眾發展『小菜園』、笨雞笨豬等庭院經濟,有效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農村發展活力。

  2020年,延壽縣深化『農田+庭院』『產業+就業』的『雙+』增收模式,紮實推進農田、庭院、產業、就業四篇文章,促進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確保貧困群眾退得准、退得穩。針對未脫貧人口,延壽縣在全縣選派514名幫扶責任人對未脫貧人口進行『一對一』幫扶。

  據悉,2020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延壽縣脫貧摘帽。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