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黑龍江省衛健委提示:秋冬季要做好酵米面、蘑菇、豆角等食物中毒預防
2020-10-12 16:05:49 來源:東北網  作者:程岩 杜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12日訊(程岩 記者 杜筱) 隨著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聚餐數量迅速增加。黑龍江省9月以來,連續多地發生食品安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哈爾濱市呼蘭區多所學校學生食物中毒事件、雞西市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致多人死亡事件等,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高度關注。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提示,秋冬季要做好酵米面、蘑菇、豆角等食物中毒預防。

  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采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污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引起的中毒在我省時有發生,食品因天氣炎熱、潮濕,貯存不當而變質。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為發酵玉米面制品、變質銀耳及其他變質淀粉類(糯米、小米、高粱和馬鈴薯粉等)制品。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湯子、格格豆等為主,一旦被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現為上腹不適、惡心、嘔吐、輕微腹瀉,嚴重者可出現黃疸、肝腫大、嘔血、意識不清、煩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100%。

  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提示,秋冬季來臨,預防食物中毒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預防酵米面食物中毒。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湯子等發酵面米食品;制備發酵面米食品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要保證食物無異味產生,一旦發現粉紅、綠、黃綠、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漿後要及時晾曬或烘乾成粉,貯藏要通風、防潮、防塵;禁止出售、食用變質銀耳,不要自行采食鮮銀耳;發生酵米面中毒後,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過相同食品但未發病的人應及時就醫,催吐、洗胃、清腸,並根據癥狀的輕重予以對癥治療。

  二、預防蘑菇食物中毒。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購食用菌必須到正規市場;一旦出現中毒癥狀,應當盡快催吐,同時盡快送到醫院治療;患者如能攜帶吃剩的蘑菇,可以輔助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三、預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要把扁豆煮熟燜透,破壞其毒素,需水焯至扁豆失去原有的綠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扁豆時,應勤翻動,使其均勻受熱,煸炒後應加適量水燜至熟透後食用;購買時要挑選嫩扁豆,不買、不吃老扁豆。

  四、預防諾如病毒傳播。由於目前尚未有疫苗可以預防諾如病毒,預防諾如病毒的傳播應注意保持食物和飲用水清潔,飯前便後要用肥皂和水仔細清洗雙手,要及時清洗飲食用具;做到生熟分開;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徹底清洗;正確儲存食品,食前重新加熱。

  五、預防自釀葡萄酒中毒。秋冬季大量葡萄上市,很多人喜歡自制葡萄酒,但自釀過程如果處理不當,會產生甲醇等有害的副產物。應盡量選擇飲用正規商場出售的葡萄酒;自釀葡萄酒應選擇釀酒用葡萄,控制好發酵溫度,溫度越高、浸漬時間越長、果膠?用量越大,甲醇產生就越多;葡萄酒不宜長時間存放,釀好後應盡快飲用。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