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三項措施助力網上關工委融入新時代
牡丹江市東安區關工委
2020年9月
為利用現代互聯網優勢開展好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牡丹江市東安區關工委加強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在紮實做好實體關工委工作的同時,積極采取三項措施,助力網上關工委融入新時代。
一、把實體活動制成視頻向學校、社區和家庭延伸
學校是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主陣地之一,中小學生是被關心的主要對象。東安區關工委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打造網上關工委,把做好向學校延伸,讓網上信息直接同師生和家長對接做為重點,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宣傳效果。
1、把『五老』報告活動制成視頻向學校、社區和家庭推送
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2018年,東安區關工委在全區中小學生中開展『中華魂』(騰飛的祖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主題教育讀書系列活動。區關工委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優勢資源,事先在優酷網《大國重器》等欄目上選取和下載『雜交水稻之父』、『盾構機』、『C919大飛機』、『中國高鐵』、『神九與天宮一號對接』、『蛟龍號』、『天眼』、『中國航母下水試航』和『朱日和軍演』等11個主題鮮明、內容詳實,且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短視頻。編輯成教材,采取報告會的形式,在學生中宣講。在深入學校開展『中華魂』主題教育五老報告時,『五老』結合所見所聞和親身體驗,一邊解說,一邊播放視頻,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畢順卿從農業、工業、交通、科技和軍事等方面,談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取得的偉大成就。孩子們聽的津津有味,看的聚精會神、心潮澎湃。從中教育和引導孩子們,將個人的理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愛國家,聽黨話,跟黨走,努力學習,健康成長。為了進一步擴大教育的覆蓋面,我們不斷地總結經驗,在原有的成功做法,運用掌握的網絡軟件技術,經過剪輯、合成和添加字幕等步驟,制作成《東安五老報告視頻專輯》。接在區屬九所學校各年級教室的『班班通』電腦上,由學校德育副校長和大隊輔導員組織,以班主任老師為主,帶領6000多名中小學生,利用班會、隊會或社團活動時間一起觀看。再將上述情景上傳到騰訊網,利用區關工委微信公眾號播出,讓更多的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能在電腦或智能手機上收看。播放和收看視頻時,中間可以暫停,也可以回放。孩子不懂處提問,老師和家長能隨時解答。因此,同學們的興趣非常濃,參與活動人數也非常多。大家眼觀耳聽、容易接受,交流互動、理解透徹。這種與時俱進的新時代五老報告創新工作方法,得到了老師、學生和家長的歡迎與好評,收到了良好的宣傳和教育效果。
東安區關工委被評為省宣傳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2人被評為先進個人。開展『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2018年,有3名師生榮獲國家級獎勵;區關工委被評為省級讀書活動先進集體;網絡宣傳『360小水滴』被評為省級優秀工作品牌;一名學生被評為省級『十佳道德楷模』。 100多名師生榮獲市區級獎勵。
2、把征文演講宣教活動制成視頻向學校、社區和家庭推送
開展『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24年來,我們堅持黨委領導由區委宣傳部牽頭,成立東安區青少年讀書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關工委,重點做好組織、協調和服務工作。教育局和團區委等有關部門互相配合、積極參與。建立了統一領導、方案、活動、檢查和表彰『五統一』工作機制,探索形成了與德育工作、教學工作、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和家庭教育相結合的『五結合』活動方法,開展寫隨筆、展板報、征文、演講、參觀和讀書沙龍等『六項常規』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引導全區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已成為我區廣大青少年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已成為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整合資源、實施『立德樹人』工程名副其實的有效補充;更成為我區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優秀品牌。一是開展讀書征文比賽。各學校完成預賽,按時間、內容和名額等要求,將征文統一報送區關工委讀書領導小組。加強把關和指導,堅持自下而上、層層選拔辦法,保證征文質量。將優秀文章報送上級參加比賽的同時,我們利用區關工委網站『沃土新苗』欄目,積極開展推薦展播活動。近三年,3000多名學生參加校級比賽,推薦到區關工委168篇。我們選用56篇優秀學生征文在網上刊發。二是開展讀書演講比賽。每年6月末,各學校完成預賽。9月下旬,舉行全區決賽。優秀選手參加上級活動,並將賽況全程錄制下來。經剪裁編輯,及時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展播。學生優秀作文的刊登和演講視頻播出,一方面,是對孩子們的肯定,進一步激發了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一方面,擴大了宣傳范圍,讓更多的學生、老師和家長參與進來。
2018年末,我們選用110篇東安區『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學生優秀作文,編輯印發了7.2萬字的《東安童馨》讀本400冊。其中,被《雙陽紅》選用或刊登在省關工委網站『校園短笛』欄目上的學生優秀作文26篇。參加由省關工委和家庭教育報社等四家單位聯合開展『中國好家風』征文活動。王思文同學『我眼中的家風』一文榮獲唯一的特等獎,9名學生分別獲獎。參加由中國關工委部署,《中國火炬》雜志社承辦的『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征文活動,紫雲小學李沅臻同學的作文《傳承紅色基因 做新時代少年》位列30個一等獎之中。
3、把傳承好家風等活動制成視頻向學校、社區和家庭推送
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重要講話精神,我們把家風建設作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2018年5月,深入開展『五老為家庭教育做榜樣』活動,應區教育局和學校關工委領導的邀請,區關工委老領導來到奮強小學,與100名二年級學生家長一起,學習交流在傳承好家風過程中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探討如何做一名新時代的年輕好家長。活動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以優秀五老為引導者,帶領家長們看看他們的孩子在想什麼?也就是什麼樣的父母在小學生的心中纔是好家長?我們播放了4個『好家風』小學生優秀作文朗讀視頻。二是繼續帶領大家向身邊的優秀家長學習。我們選用、播放了在參加省『最美家庭』和『最美媽媽』系列評比活動中獲獎4個家庭和個人的視頻。三是優秀五老,以他80歲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成功的教子經驗,與大家現場交流。活動過程中,一邊看著區關工委編輯印發的學習輔助材料;一邊由『五老』現場用語言講述引導;一邊播放PPT圖片、視頻課件;一邊由優秀五老現身與家長交流認識、體會和經驗。傾聽了孩子們發自內心的聲音,看到了身邊先進人物的感人視頻,聆聽到了老一輩的認識和經驗。大家受到了教育和啟發,收獲滿滿。活動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共鳴,獲得了年輕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在省關工委和家庭教育報社等四家單位聯合開展的『最美』評比系列活動,我區有4戶被評為『最美家庭』,2戶榮獲提名獎。6人被評為『最美媽媽』,17人榮獲提名獎。區關工委兩次榮獲優秀組織獎。同時,我們向社會征集好家規、家訓865條,好家風文章44篇,彩色圖片60幅,編輯8.7萬字的《東安好家風》一書,得到省市領導一致好評。
二、用『B2S』模式織密網上關工委宣傳網絡
信息社會即將進入5G時代。無所不在的信息網絡,將固定電腦終端和移動智能手機等緊密連在一起。人們既可以用電腦,也可以用智能手機上網瀏覽網頁、查找信息、傳播圖文和觀看視頻,更能在手機上通過QQ或微信分享和傳播。於是出現了快節奏、高效率、多地點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和碎片化的時間地點現象。如何把這些正能量的大視野信息傳給碎片化環境中的人們,我們積極探索『B2S』分享工作方法。它不是軟件,也不存在專利,只是多做笨工作的一種方式。
1、探索『B2S』工作法,打造網上關工委昇級版
東安區關工委每月收到基層活動信息40多條。我們每天或幾天集中進行下載,並將這些信息按日期先後歸類,編輯整理成《信息月集》。把電子稿分類存儲在電腦中。用打印的文本稿,與老領導一起閱讀、商討把關。再選擇出主題好、內容新、效果佳的信息,在東安區關工委網站刊登,或用微信公眾號播出。這樣關注我們的人員就能在電腦或手機上隨時看到了。
同時,我們也將優秀的信息傳給上級。其中部份內容被國家和省市關工委網站和《雙陽紅》刊物等媒體選用和發表。這時,我們又運用手機上網的技術,通過手機微信或QQ將在上級網站和刊物上登出的圖片信息、經驗文章和視頻報道等,在下午2點到下班前的時間(避開基層繁忙的工作時間和周末休息日),發送給街道、教育和區『兩新組織』等7個黨(工)委關工委、23個社區關工委和9所學校關工委的20多位領導、20多位『五老』副主任和30多位社區及學校的通訊員等微信好友。再由他們將涉及到本單位的信息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和QQ群,傳遞給更多的『五老』、教師、家委會成員、學生家長和愛心志願者。

『B2S』分享模式工作方法,工作量較大、任務較重、開拓較難,但是,實施開來,既能帶動和推進工作,又是對成績的及時肯定。擴大了信息傳播范圍,增加了受眾人數,受到基層關工委的歡迎,引起大家的共鳴和大家的好評,收到了令人可喜的宣傳教育效果。
2、發揮『B2S』工作法優勢,拓寬網上關工委覆蓋面
在做好《信息月集》工作的基礎上,用其中的部分信息,定期編發《關工擢華》報。紙質版方面,用專業平面軟件設計版面、編排活動信息和圖片。用微信、QQ和電子郵箱與印刷廠聯絡工作,每期印發150份彩版報紙。電子版方面,以區關工委網站為工作平臺,將文字和圖片依次上傳到網站後臺,按照手機頁面的特點進行設計和調整。經審閱通過後,再將電子版推介到微信群和朋友圈,及『首善東安』微信群上,直接推送到區主要領導和各部委局辦的領導面前。經常得到區領導的點贊。有時一天的點擊量就達118次。將其發到省關工委網站和《雙陽紅》微信群後,也引起了大家的積極反響,得到了同行的認同和贊譽。我們運用『B2S』工作模式,將區檢察院『冬梅姐姐』愛心團隊和優秀『五老』參加法院少年法庭庭審擔當代理監護人等活動及時、准確地宣傳出去,也收到很好效果。
面對2020年新冠疫情,我們進一步發揮網上關工委的優勢,在通過網上辦公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積極宣傳為疫情防控做貢獻的好人好事。如:區關工委顧問、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畢順卿捐款2000元。五星街道林機社區組織青少年開展主題為『傳統美德代代相傳』網絡宣講活動;七星街道積善社區五老與小朋友開展線上讀書交流活動,光華社區大學生志願者給社區孤兒線上輔導功課;新安街道市政社區端午節期間給環衛職工獻愛心、送粽子;紫雲小學三年二班學生張涵予給參加防疫一經工作的媽媽寫的一封信;光華小學開展以『讀書就是做貢獻,讀書照片曬一曬』為主題的『書香牡丹江』居家閱讀抗擊疫情活動。
3、用好『B2S』工作法,構建縱橫交流直通車
七年前,人民小學馬銘浩、趙靖萱、張楓、張麓蕊4名小學生,2011年,在參加省關工委開展的慶祝建黨90周年活動時,深情朗誦了由市關工委副主任肖廣森創作的配樂詩朗誦《把鮮花頌歌獻給黨》,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贊揚!榮幸地受到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的接見並合影。這些珍貴的文本和圖片資料我們都存儲在電腦中。正是由於參加這樣的活動,孩子們受到了教育,啟迪了心靈,得到了激勵。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積極向上、勤奮學習。現在,四名同學分別考入了北京交大等理想的重點大學。2018年7月,暑假期間,在同學們的交往和老師的聯絡下,他們聯名給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寫了一封匯報感謝信。8月1日,收到了顧奶奶充滿愛心和鼓勵的回信。8月9日,四名同學來到區關工委,與區委、市區關工委和學校領導齊聚一堂學習座談,感受溫暖關懷、回顧記憶往事、暢談美好未來。顧秀蓮主任的回信,給我區廣大青少年以極大的激勵,推動了全區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深入發展。我們把相關文字和圖片用用『B2S』方法傳給省關工委網站,他們播發了我們制作的專題視頻。《中國火炬》《雙陽紅》及《牡丹江日報》刊發消息。
三、齊抓共管,推動網上關工委建設往實裡走
工作過程中,努力發揮『黨建帶關建』工作機制優勢,建強班子,加大投入,健全工作運行機制,提昇工作人員素質,進一步提高新時代網上關工委工作建設水平。
1、加強領導,提供組織保證
區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區關工委由區委副書記兼任主任。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和宣傳部長及主抓教育工作的副區長兼任副主任;由兩位德高望重、同級同職的老乾部駐會任常務副主任;2019年初,又把即將退休的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精神文明辦主任調至區關工委任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進一步充實了領導力量。各級班子中的老同志都十分熱愛網上關工委工作。區關工委兩位老主任雖年逾八旬,通過鑽研網絡知識和學習實際操作,不斷提高組織領導網上關工委工作的能力。街道、社區和學校關工委的領導都是網上關工委的內行。
2、加大投入,提供財物保證
區委、政府高度重視支持關工工作,區財政將關工委經費納入年度預算。每年都足額地給區關工委撥付4萬元工作經費,向4個街道及教育關工委劃撥5000元活動經費,及時發放老同志的工作補貼;大力支持工作人員參加上級開展的學習培訓等活動。2018年7月,辦公室主任到北京參加了國家級的網絡知識和技能學習,回來後,對基層關工委進行培訓。區關工委有專門的辦公場所,配有常規的辦公設備。近年來,區財政又撥付專款,為區關工委配置了辦公電腦,添加了掃描、打印、投影、照相和攝像等先進實用的網絡工作設備,極大地改善辦公條件,為建設網上關工委和開展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3、加強管理,提供機制保證
一是發揮好關工委駐會老領導的指揮、指導、引領和把關等作用,形成良好的工作和培訓機制。區關工委老領導認真負責,主動作為,帶動『五老』、工作人員和通訊員,采取日常自學、互幫互學、以會代訓和定期座談交流等靈活、實用、有效的方式方法開展學習培訓活動,提高思想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二是選配好站長和工作人員。近年來,東安區委組織部從教育系統先後選調了三名剛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老校長』到區關工委工作。他們相對年輕,一般在55-60歲之間。熱愛關心下一代工作,有紮實的文字綜合能力基礎,懂得現代互聯網知識,具有良好的實際操作能力,是充實加強各級網站的新生力量。同時,在各基層關工委聘任1-2名通訊員。三年召開一次評比活動,表彰努力工作、成績優異人員。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選人用人機制。三是健全制度。把網上關工委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同時先後出臺了網站領導管理、安全管理和信息審閱發布等相關制度。每條信息都是由領導審閱、把關和批准後再在網上發布。從而確保內容合法守紀、真實准確、積極向上、注重時效。良好的工作循環機制,促進了工作的規范性、科學性和安全性,保障新時代網上關工委建設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