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10月14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三場——拜泉縣專場。齊齊哈爾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拜泉縣委書記劉雁冬,拜泉縣委副書記、縣長榮軍圍繞『凝心聚力,書寫決戰脫貧攻堅的拜泉答卷』的主題,介紹拜泉縣脫貧攻堅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四聯』模式是拜泉縣在脫貧攻堅中圍繞產業發展探索建立的一種產業扶貧模式,這種模式著眼於破解扶貧產業的組織形式、分配方式、參與程度等難題,讓更多貧困群眾參與到扶貧產業鏈條上,取得了激發內生動力、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密切乾群關系、促進產業發展的實際成效。
『四聯』模式,就是支部聯合、校企聯建、乾群聯動、利益聯結。
一、『支部聯合』
發揮黨組織在產業扶貧上的引領功能,通過村、企業、合作社等不同類型黨支部共建扶貧基地聯合黨支部,以黨建引領扶貧產業發展。
二、『校企聯建』
重視科技在產業扶貧上的支橕作用,通過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提昇扶貧產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以食用菌產業為例,我縣與延安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組建了食用菌研發中心,在適應性菌種選育、草腐菌菌包研發、延長產業鏈條和開拓銷售市場等方面進行研發攻關,取得了一批成果,有力助推了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乾群聯動』
乾部領著群眾乾,通過貧困群眾務工能力清單與產業基地崗位用工清單對接,建立務工排班表,每天由村屯乾部負責免費接送,有序組織貧困勞動力到產業基地務工。這個『乾群聯動』當時也經歷了一個過程。起初,有些貧困勞動力不理解、不接受,有的甚至抵觸,當時鄉村屯乾部每天早上五點到村屯接人,幾乎沒人出來,得挨家勸,很長時間纔能湊一車人。經過一段時間,大家看到,到基地務工的貧困勞動力每天都有80元左右的收入,就都紛紛找帶工的乾部,要求到基地務工。現在,貧困勞動力每天早早就到屯子口等車,急著去務工掙錢了。
四、『利益聯結』
建立科學規范的分配方式,保證企業、合作社、務工群眾等各方面的利益,促進產業基地良性發展。在實踐中,我們拿出一部分扶貧產業收益資金,用於基地務工貧困群眾的交通補貼和誤餐補貼,並根據務工實際,給予差異化獎勵,從而進一步激發了貧困勞動力參與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了貧困群眾在產業扶貧中增收。
拜泉縣通過探索實施『四聯』模式,今年共建設『四聯』產業扶貧基地22個,吸納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5043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