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訊 (記者王春穎 楊帆) 近日,黑龍江省殘聯舉辦自強脫貧和助殘扶貧先進事跡視頻報告會,八名來自全省自強脫貧和助殘扶貧典型講述了各自在脫貧和助殘工作中奮發、奮斗、奮進的感人事跡。

辛敏是個『90後』,天生弱視,9歲時一場高燒使右眼失去了光明,妹妹先天性雙目失明,父親身患腎病綜合癥,疾病和貧困就像兩座山一樣壓在辛敏身上。2008年,她決定用知識改變命運,在各級殘聯的幫助下,她學會了識繪盲文、中醫按摩手藝,並返鄉創業,在家鄉開辦按摩室。2018年底,成功脫貧摘帽。她說,身殘不可怕,志短最可怕,遇到困難不等不靠、勤勞肯乾,就能橕起生活的一片天。
對於一個一級殘疾人來說,求學路上充滿了艱辛。2008年,大慶市殘聯組織短期按摩培訓班,辛敏向家人提出了要去學習的想法。一開口就被否定了,父母擔心孩子獨自出門無法生活,而且也不認可按摩這個行業。但辛敏認為,困難是需要克服的,機會不能錯過。做了很長時間思想工作,終於說服了家人同意她去參加培訓。第一次獨自離家,生活上存在困難,培訓課程從未接觸過,不懂術語還不懂盲文的她學起來非常困難。每天都學習到後半夜,一點點地追趕,終於學會了盲人按摩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也培養出了學習興趣。
幾個月後,她又來到哈爾濱特教學校繼續學習,練摸速,練盲文,練筆速,為了快速消化當天學習的知識,常常是其他同學課間休息,辛敏還在角落裡默默的溫習鞏固,同學在熟睡,她卻已早早起床了,開始練習穴位按摩。三年多的學習生活,在拿到『優秀畢業生』證書的那一刻,辛敏激動的哭了。
三年中專生活,辛敏不僅學會識盲文、繪盲文,而且還熟練掌握了中醫按摩手藝。為了回報社會,辛敏先後在哈爾濱、五常、大慶等地打過工,邊學習、邊工作,使自己的技能學有所用,社會價值得以體現。2016年,家裡被定為『因殘、因病』致貧的貧困戶,聽到這個消息,她的心裡很不是滋味。覺得自己這麼努力的求學務工,卻還是『貧困戶』,十分不甘心。她決定用自己的努力,盡快幫助家庭摘掉貧困的帽子,並萌生了返鄉創業的想法,在家鄉紅旗鎮先鋒村開辦了一家按摩室。
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這也為殘疾人提供了商機。於是,在做好保健按摩的同時,辛敏開始嘗試做起微商銷售洗衣液。發微信、二維碼、轉發朋友圈……這些普通人信手拈來的事,而她只能憑借屏幕閱讀器靠耳朵聽,每項都要學習很久很久纔能熟練操作。各方的援助,讓她的事業越做越好,收入越來越多,終於可以自食其力。
2018年年底,辛敏主動向村裡提交了退出貧困戶申請,當脫貧光榮牌掛在家裡牆上的那一刻,她喜極而泣。
為了感謝黨和國家,更好地回報社會,辛敏申請加入了黨組織,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雖然自己家庭還有一些經濟負擔,但她堅持對家庭困難的老人不收診費,免費進行治療,堅持在微商盈利中拿出來一部分捐給貧困兒童,鼓勵他們用知識改變命運。在她的帶動下,全村11個貧困戶實現了自主脫貧。
辛敏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雖然失去光明,但只要心中昇起太陽,我的世界依然五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