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28日訊 26日,家住哈市香坊區香中小區B棟1單元4樓的居民,遇到一件讓她哭笑不得的事。家裡有三臺空調,兩臺外機朝向香坊大街主乾道,一臺朝小區院裡,因老舊小區改造時外機沒有移動,背後留下一個『窟窿』有礙觀瞻,施工部門免費把朝向香坊大街的外機移動,換上全新、統一的支架,將牆體全部找平、美化,又免費給移動回原位。但是朝向小區內的空調外機則依然帶著『窟窿』沒人管。
同樣是在這個小區,本次改造時因牆體滲水、小區環境持續髒亂差、空調外機拆卸收費不統一等問題,居民先後成立了多個維權微信群,奔波於物業、改造指揮部、社區想表達訴求。
記者在近一周的走訪過程中,發現哈市多數老舊小區改造後受到居民稱贊,滿意度很高。但香中小區、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家屬小區、文治小區、香順小區、三文小區、共樂小區、正陽北小區、龍珅花園小區的居民卻都有話要說……

香中小區
健身器材『瘦身』 頂樓滲水 老舊小區改造留下後遺癥
『對於老舊小區改造,我們居民是支持和感謝的,加貼保溫板後室溫最少提高2℃,還給新修建涼亭、加裝了監控、重新改造公共區域的排水、供暖管道,樓道也重新粉刷,但也給居民留下很多問題……』香中小區居民楊女士告訴記者,小區改造後原來的器材變成『兒童版』了。她在現場做了演示:原本站立著按摩後背的器材現在需要紮馬步纔行,另外一款按摩器座位距離地面只有幾十厘米高,成年人要蜷著腿纔行。
而部分頂樓和六樓居民則要面臨牆體滲水的問題。家住A棟7單元4樓的王先生說,外立面改造後第二場雨後,發現家裡陽臺有滲水情況。該小區B棟3單元701、D棟2單元701、B棟1單元701、B棟5單元702的居民都提供了牆體滲水視頻。
小區居民楊先生告訴記者,4月25日起小區施工開始進駐,在每個單元門上都貼出空調拆裝通知,表示外機不移動無法貼保溫板,費用在150元至200元。外牆施工項目經理也在業主群裡告知居民聯系這家企業,所以不少人就自費對空調外機進行拆卸。但今年10月份業主得知,後期改造部分居民家空調機拆卸時,是免費的。『同一項目怎麼出了免費和收費兩種政策?居民又開始維權』。
幾位居民代表說:『小區路面破開後一個月沒恢復,公共樓道的玻璃依然未安裝……這些問題只能是居民自己找,從施工隊找到小區項目經理,小區項目負責人、又找到社區、然後找到香坊區改造指揮部負責人,但很多問題依然沒得到解決。』
據香坊區香中、香大小區改造項目住建部門甲方負責人介紹,目前香中小區確實存在部分滲漏問題,施工方和物業正在確認哪些是改造造成,哪些是歷史問題。另外,外牆改造有5年質保期,只要出現問題居民可以找施工方進行維修。會給居民留保修電話。如果施工方不作為,那將從施工款中扣出相應費用。
對於空調拆卸問題,此前是居民和施工企業協商,後期是因領導巡視發現影響整體形象,纔明確拆卸費用由甲方也就是香坊區政府部門承擔。

共樂小區
空中亂線無人管 數十家屋頂漏雨 完成改造還是留尾巴
哈市道裡區共樂小區,是去年進行改造的老舊小區,這些老居民樓現狀又如何?走進小區,粉刷一年多的樓體依舊很新,黃色的外牆,白色的樓頂,潔淨的庭院裡,老人們談起小區改造都說好。
可記者很快就發現了一些問題,在各棟老樓外牆上,亂七八糟的數十根粗細不等的線纜繞了樓體一圈,如蜘蛛網一般,多處墜在半空中,既不美觀,又存在安全隱患。粉刷後的樓道裡穿插著許多的供暖分管。這些管線外層包裹的保溫材料由於年久失修或是人為損壞,有的裸露出了裡面的鐵管,有的是補丁加補丁,感覺很是髒亂。
華能公司服務部工作人員說,這種情況會對供暖造成不良影響。哪壞修哪,打補丁確實不太美觀,但也沒別的辦法,其實也應該同步改造。
先鋒物業共樂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現在維修的屋頂有的已開始漏雨或返潮,已有數十家報修;現在房頂還處於保修期內,物業工作人員聯系施工方進行維修。對於空中亂接的線纜,該名物業人員說,這些線纜分別屬移動、電力等多家部門和單位,如果想進行這方面的改造,協調起來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香順小區
加上保溫板 室內牆面被雨水浸透發霉 施工方至今沒有解決方案
居住在香順小區的李女士,從今年6月開始就一直鬧心,政府對老舊小區的改造工程,讓她從滿心的歡喜變成了失望和無奈。自從施工方給老舊房屋外牆加上了保溫板後,一到下雨,室內的牆面就會被雨水浸透,甚至發霉,她所居住的香順街29號整棟樓的3個單元居民室內都出現了和她家同樣的問題。大家一直不停地跟社區反映,向市長熱線電話投訴,得到的答復還是讓他們自己聯系施工方『黑龍江邦孚德建設有限公司』。施工方負責人王經理認為,房屋樓頂沒有做防水是造成室內牆體浸水發霉的主要原因,但責任不在他們。截至27日,李女士等業主跟施工方仍沒就如何維修達成一致,而施工方一拖再拖,始終沒有拿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除了基礎改造,居民還有更多的期待
記者在位於農林街的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家屬小區見到了正在施工的市政工程公司工程技術人員,他們正在整理樓體外掛的電線、網絡線、電視線等各種線路。他們說,這裡老舊小區改造剛剛啟動,現在已經入冬,先把基礎工作做好,等明年春季正式施工。改造項目包括老舊樓體的保暖、屋頂防水改造,公共樓道內的供暖、供水、供電以及給排水等管網改造,還有小區內的公共設施的維修改造等。
在香坊區文治小區,記者看到樓體外立面改造已經完工。兩名工人正在拆除施工用的腳手架,還有一班工人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排水管道改造施工。他們說,受氣候的影響,今年只能完成牆體保溫和排水管道等的部分改造,其他的改造項目要等明年春季再施工。今年給牆體加裝苯板後,室內溫度能提昇6-7度。
『政府出錢,不用老百姓自掏腰包,是好事,當然歡迎了。』交談中,這裡的業主都是這麼說的。但部分中青年業主認為,即使外部環境改善了,受原有的規劃限制,很難達到新建小區的標准。況且室內的基礎設施也需要同步改造,但要自己承擔費用。不如由政府統一規劃,異地搬遷安置,徹底改善居住環境。
當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正在推進,改造後的小區不僅要『好看』,更要『好用』,更要讓它的綜合效益不斷釋放。它的推進不完全在建設投入上,更要取決於社會治理、基層組織動員和社會參與上,以切實提高百姓的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