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1月19日訊 19日,我省迎來暴雪天氣,作為中國最北高寒高鐵,我省高鐵通過防寒改造、研發融冰除雪裝置、加強風雪災害預警,全力保障動車運行安全。
沿途『體檢』極寒下確保行車安全
為提昇動車組耐寒能力,哈爾濱動車段成立了轉向架、制動、電氣、給水、車內五大系統攻關小組,對運營的CRH5A型動車組的車體零件、密封膠條、制動系統等19個重點項目進行防寒改造。針對動車組車門和站臺補償踏板結冰,電水爐上水管凍結等問題,攻關組改裝排水孔,增加伴熱線,更換車體密封膠條,保證動車組可以適應零下40℃的極寒環境。
『每趟動車組運行途中都接受高清拍照「體檢」,監測動車組在冰雪線路上的運行狀態。』哈爾濱動車段工程師李毅忱介紹。融冰除雪是高鐵冬季運行最大的挑戰,鐵路部門在臨近車站的軌道旁安裝了TEDS(動車組運行故障圖像監測系統),高速攝像頭和圖像識別技術自動采集並分析途經的動車組走行部,動態跟蹤動車組運行狀態,綜合統計分析極寒天氣造成的轉向架、制動和輔助等系統問題的運行數據,根據拍攝的動車組運行圖片,分析車底積雪結冰狀態,適時啟動融冰除雪分級處置預案,確保動車組運行安全。
為解決高鐵運行期間,轉向架結冰積雪嚴重,影響旅客乘坐舒適感的問題,哈爾濱局集團公司自主研發了國內首項『HTK-CBX0型高寒高鐵融冰除雪裝置』,通過低壓溫水噴掃方式,對動車組各重點部位全方位噴掃。操作員可以根據動車組積冰情況,調整噴水壓力、溫度、速度。
『雲端』分析檢修項點一目了然
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充分運用『大數據』綜合分析高鐵線路設備變化,每天由專人采集設備數據並上傳至『雲端』進行統計分析,自動形成『高鐵每公裡超限數量柱狀圖』『不同車體超限數量柱狀圖』及『綜合折線圖』,再通過『數據流』發送至維修人員手機中,讓檢修項點一目了然。
高鐵還啟用『實時監控系統』,利用高速攝像頭對高鐵線路扣件、立螺栓等設備登記造冊,逐一篩查,在極寒冰雪天氣下,使用抗高寒數字檢查儀現場采集分析數據,通過聲波、紅外線等探傷手段,能夠快速測算設備數值,有效提高了極寒天氣下檢修作業效率。
『每天清晨首發動車組開車前,高鐵綜合檢測車都要進行全線「試跑」,我們在車上安裝6C檢測系統,能自動檢測動車組受電弓和接觸網的性能狀態,保證動車組的動力供應。』哈爾濱供電段供電技術科科長韓秀峰介紹說,6C檢測系統能每秒拍攝17張照片,觀察接觸網零配件積雪結冰情況,有無松動、缺失、破損,再通過系統監測、綜合診斷、數據存儲、視頻顯示和數據通信,及時發現處理數據中所存在的問題。
超前預警讓高鐵在險情前『止步』
高鐵在冬季運營中,要隨時接受極寒天氣和大風雪的挑戰,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采用『自然災害及異物監測系統』進行風雪災情預警,在高鐵沿線設置監測站,安裝有傳感器,用通風口、量雨器和紅外線掃描判斷當時的風速、雨量和積雪厚度,如以上數據超過標准數值時,調度人員可及時向動車組發布限速、停車命令,讓動車組在險情前『止步』。
高鐵動車組的制動距離約3200米,所以傳感器的『觸危』標准設置也頗為『苛刻』。據介紹,風速只要超過20米每秒或是無砟軌道上降雪量超過50毫米,動車組就降速至160公裡每小時;高鐵線路上方公路橋如果有異物掉落,會觸動異物侵限傳感器,自動向臨近動車組發布停車指令,確保高鐵冬季運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