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油穩氣增,標杆立得牢
2020-11-26 09:17:44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張幸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油穩氣增,始終是大慶油田的堅定追求。

  東北網11月26日訊 還有30多天的時間,2020年就要過去了。眼下,大慶油田乾部員工正緊鑼密鼓地為完成油氣產量任務進行最後衝刺。

  在老區,采油二廠發揚『三個面向、五到現場』會戰優良傳統,機關150餘名工作人員分成6個協作區、40個小組,深入到全廠240個基層站隊現場辦公,同基層乾部員工共同研究、協調上產措施,堅決完成524.5萬噸原油生產任務。

  在外圍,采油七廠科研人員開展的微生物降粘增產新技術試驗順利進入現場施工階段,有望為油田再增添一項重要的增產新技術。

  油穩氣增,始終是大慶油田的堅定追求,更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十三五』這五年,面對開采對象變差、穩產難度增大以及油價低位運行等現實挑戰,大慶油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高唱『我為祖國獻石油』主旋律,始終保持年油氣當量4000萬噸以上的穩產態勢,全力以赴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一如既往當好『壓艙石』,切實肩負起了『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重大責任。

  從陷入『困局』到箭頭向上,建設百年油田『底氣』進一步增強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當好大慶經濟『壓艙石』,關鍵在資源,希望在勘探。無論是原油穩產,還是天然氣上產,資源是發展的前提、基礎和依托。

  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大慶油田的勘探形勢一度陷入『困局』,剩餘資源品位差,優質儲量提交難度大,儲采比失衡,如何扭轉被動局面?

  『十三五』期間,大慶油田勘探系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指示,大力解放思想,堅持油氣並舉、常非並重,大打『五大進攻戰』,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常規油勘探再添新業績。松遼中淺層探評井高產井比例創歷史新高,獲10噸以上高產井127口,新增石油探明儲量9300萬噸,建成產能65.8萬噸;龍西地區已成連片之勢,勘探成果獲股份公司重大發現一等獎;常規油精細勘探展現出億噸級儲量規模。

  非常規及『四新』領域取得重要突破。致密油規模效益開發模式建立完善,頁岩油勘探實現歷史性突破,松北雙城、海拉爾呼和湖兩個新凹陷取得戰略發現,『四新』領域勘探創造多個『首次』紀錄,雙68、紅6、隆平1等井取得一批重大標志性發現,勘探領域進一步拓展。

  現如今,大慶油田儲采平衡止降回昇,從松遼北部、海拉爾等外圍盆地,到川渝、新疆塔東區塊,展現了豐富的油氣資源,建設百年油田的『底氣』進一步增強。

  從『一油獨大』到『油氣並舉』,『壓艙石』堅挺且後勁足

  原油開采就像登山一樣,越往後越險、越難。審視『十三五』初期大慶油田原油開發形勢:長垣主力油田采收率已超50%,外圍增儲上產的區塊效益變差,產量、效益的雙重壓力日益緊迫。

  從『精細』開發向『精准』開發邁進,成為大慶油田的必然選擇。『十三五』時期,大慶油田『斤兩必爭』,在攻關安排、運行組織、落實措施和新井產量貢獻等方面招招見實效,牢牢把握生產主動權。

  三大領域生產組織有序推進。老廠『老驥伏櫪』,探索持續有效開發的新途徑,從方案、設計到實施,從區塊、層系到井網,都進一步加大優化調整力度;外圍油田加快難動用儲量開發步伐,高效建成首個產量突破200萬噸采油廠;海塔盆地克服不利因素影響,產量總體保持穩定。

  產量結構持續優化。水驅繼續發揮『看家本領』,通過控水挖潛控制遞減,增加低成本未措施產量佔比,水驅自然遞減率、綜合遞減率、年均含水上昇值年年好於預期;三次采油持續優化提效,噸聚增油效果顯著。

  天然氣上產步伐加快。大慶油田將天然氣業務作為戰略性、成長性工程來抓,不斷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強天然氣生產組織,全面建成我國東北地區最大天然氣生產基地、儲備基地和協調樞紐,對支橕油田高質量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期間,大慶油田天然氣產量年年實現穩定增長,已開發區動用程度提高11.6%,新建產能17.5億立方米,2019年天然氣產量上昇到45億立方米以上。

  從『一油獨大』到『油氣並舉』,現在的大慶油田正逐步成為一個資源基礎更加夯實、產業形態更加優化、長遠發展能力更強,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現代化能源企業。

  從『資源有限』到『創新無限』,科技引擎帶動著油氣生產加速奔跑

  特高含水期水驅精准高效開發技術是『十三五』期間大慶油田的創新技術。有了這一技術支橕,大慶油田長垣水驅自然遞減控制在6.0%左右,年產油量保持在1300萬噸以上,新技術增油50多萬噸,開發水平持續提昇。

  科技創新的速度,展示著大慶油田發展的高度;科技創新的跨度,映現著大慶油田發展的維度。『十三五』期間,大慶油田科技創新的力量噴湧迸發,一個高速運轉的科技引擎帶動著油氣生產加速奔跑。

  重大科技專項破解制約發展『瓶頸』。『十三五』期間,大慶油田設立了重大科技專項,涉及勘探、開發、天然氣等各個領域,並以重大專項為龍頭,將國家、集團公司重大專項與油田公司支橕課題,一體化組織、一體化攻關、一體化運管。五年來,大慶油田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97項,以大慶油田實驗中心為代表的國家級和省部級實驗室達到16個、創造了油田歷史上同級別實驗室的數量之最。

  新技術累計增油2800多萬噸。30多年前,三元復合驅還只是大慶人的夢想。如今,它已經成為油氣開發過程中最核心、最關鍵的驅油技術。『十三五』期間,大慶油田發展完善二類油層化學驅配套技術,僅2019年化學驅產量達到1000萬噸以上,佔油田總產量的34.5%,已連續18年保持在千萬噸以上,累計產油2.75億噸,成為油田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

  油田數字化成果遍地開花。采油六廠喇十七注水污水變電站成為大慶油田首座『全站庫、多崗位』全部運行無人值守模式的站庫;物資公司自主研發『智能倉儲運行平臺』,讓入庫取料漫步『雲端』;工程建設公司全面推進『五化』建設,將工程現場變為『智慧工地』,大慶油田將推進信息化建設作為油田加快科技進步的一把『利刃』,『數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三步走戰略穩步實施。

  科技創新『大腦』在『外延』中不斷擴容。『十三五』期間,大慶油田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牽手』戰略合作,與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聯合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東方地球物理公司、中油測井有限公司等單位圍繞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實施跨專業、跨學科攻關。

  迎難而上,苦乾實乾,大慶油田『十三五』時期以標杆旗幟的意識、標杆旗幟的標准、標杆旗幟的擔當、標杆旗幟的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翻開了『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新時代新篇章更加厚重的一頁;堅定信心、再接再厲,在即將開啟的『十四五』征程中,大慶油田將繼續以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動力,把標杆樹得更穩,把旗幟舉得更高,昂首闊步奔向百年。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