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日訊 11月25日,一場降雪過後,很多駕駛人發現了一個怪現象,橋面比正常路面濕滑很多,這是怎麼回事?對此,記者采訪了大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宣傳大隊副大隊長韓清富,韓警官提醒市民,因橋梁結構等原因,橋面更容易結冰,所以通行時要減速慢行。
忽視橋面結冰引發事故
11月28日一早,從讓胡路區趕往東風新村的李先生,駕車途經鐵人橋時,發現前面的車輛突然減速,原來有兩輛車發生了追尾事故,因為是小剮蹭,所以車輛破損不嚴重。他觀察發現,雖然橋面上沒有積雪,卻結了一層薄冰,比正常路面濕滑很多。
李先生猜測事故原因,是由於橋面濕滑、駕駛人注意力不集中和車速過快造成的。
市公安局會戰交警大隊民警孫龍告訴記者,每年到了冬季,一些橋面上常會發生小剮蹭事故,所以在入冬前後,轄區內的各處橋梁也是交警常駐守的崗點,目的就是提醒過往車輛,小心駕駛。
橋面比路面更容易結冰
正常路面很乾爽,為啥橋面卻很濕滑?對此,韓警官作出了分析。
韓警官說,從以往的數據來看,冬季每次降雪後,我市許多橋面上都會發生一些交通事故,這是因為高架橋架空部分懸在空中,空氣流通量大,導致橋體溫度比地面溫度高,同時因橋面不是貼在地面上,不會受到地面溫度影響。白天溫度高時,橋面的溫度也會上昇;夜間溫度降低時,橋面溫度也會隨著下降,橋面溫差比地面溫差變化大,遇到冷空氣後就會結冰。所以,橋面在雪天氣溫低時,要比其他路面更容易結冰。
韓警官稱,在冬季裡,即使沒有降雪,因通行的車輛較多,在輪胎的摩擦等情況下,橋面也易產生霜凍現象。
除此之外,在市區裡,一些被高樓遮擋的路段和地下通道的上下坡路段,也容易出現結薄冰的現象。
交警提醒特殊路面要慢行
韓警官介紹說,我市共有各種橋梁40多座,其中大部分在市區內。每年冬季,這些橋面極易結冰,駕駛人行至此路段時,一定要慢行。
市區車流量較大的橋梁,主要有中央大街的慶虹橋、世紀大道的奔騰橋以及鐵人橋、團結橋、廣電立交橋等,遇到冰雪天氣時,都容易發生剮蹭和追尾事故。
比如鐵人橋的地理特點,北高南低、坡度大、彎度大、視線不好、路面易結冰。在橋面上行駛時,減速慢行是減少事故發生的關鍵。
韓警官提醒廣大駕駛人,冬季橋面易結冰,彎道和坡道行車也會很困難,建議盡量繞開這些路段。特別是載重比較低的車輛,如微型車、三輪車,在交通高峰期,最好不要上橋通行,因為動力不足,會出現輪胎打滑,從而帶來危險。如果必須通過橋面路段,駕駛人要集中注意力,保持好車距,並且謹慎慢行。如果前方有車轍,盡量沿著車轍走;沒有車轍,要走道路中間位置。
遇到緊急情況,要提前減速,采取『點剎』的方式踩剎車,不可急剎車,更不要隨意超車、停車和變更車道。會車時,要選擇路面比較寬、視線良好的地點會車。如果需要掉頭、變道、停車時,一定要看後視鏡、倒車鏡,並合理使用車輛燈光,防止追尾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