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日訊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全市殘疾人事業蓬勃發展。市殘聯統籌抓好疫情群防群治和殘疾人工作發展,不斷完善殘疾人權益保障體制機制,豐富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服務體系,使全市廣大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昇。
戰疫情勇作為,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穩定
殘疾人作家劉洋,患有重癥肌無力病癥,被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精神感動,連夜創作了3首組詩——《病毒來襲之日》……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市殘疾人作家協會的詩人和作家們,積極創作文學作品,助力疫情防控狙擊戰。
這背後,更折射出市殘聯在疫情考驗下的積極作為。
疫情發生後,市殘聯立即組織全市殘聯系統參與群防群治,制定《市殘聯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幫扶工作的通知》等,對涉及殘疾人康復、托養、就業、隔離的殘疾人和親屬隔離的殘疾人等方面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應對措施;為16名居家隔離的重度殘疾人和親屬居家隔離的重度殘疾人建立幫扶臺賬,訂立『一對一』幫扶責任制,落實疫情期間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保持殘疾人服務熱線全天24小時暢通,及時協調解決殘疾人面臨的各類問題。
『我們組織30人下沈社區,協調、動員社會力量為肇州縣、讓胡路區各捐贈口罩3000個。此外,乾部職工自發組建市殘聯志願服務隊,黨員和乾部職工共捐款萬餘元。』市殘聯工作人員說,通過一系列舉措,疫情期間全市殘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穩定保障。
精幫扶夯實效,助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離不開殘疾人自強不息、奮力拼搏,也離不開一系列政策扶持。市殘聯緊緊扭住脫貧攻堅主線,堅持在保落實、出成效上下功夫,助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制訂《市殘聯脫貧攻堅督導工作方案》,成立督導組,重點督導林甸縣殘聯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精准識別、精准幫扶、精准退出』等要求,做好348人、294戶未脫貧殘疾人的基本生活兜底、基本醫療等工作。
——配合民政部門為35754人次累計發放『兩項補貼』3006萬元;爭取市、區專項補貼60萬元,為市區內3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改造住房;爭取省、市、區專項補貼48.15萬元,為144戶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
——為139名殘疾學生和低保殘疾人家庭子女發放助學補貼21.2萬元。
——為85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落實居家托養補貼12.75萬元。
——組織實施《中共大慶市委關於精准關愛救助特殊困難群體的工作方案》,為2名殘疾人落實基礎治療資金救助1.49萬元;與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相結合,為75人開展掃盲……
用非常之力,竟非常之功。據粗略統計,我市最初建檔立卡的5000餘名貧困殘疾人,目前已全部脫貧。
抓服務強援助,讓生活更有尊嚴更有滋味
今年以來,市殘聯緊扣能力提昇關鍵,在促發展、求突破上下功夫,推動殘疾人各項事業不斷發展,為殘疾人提供了各項民生保障。
——開展精准康復,緩解功能障礙。為4001名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服務率91.18%;為1693名殘疾人提供輔具適配及服務,服務率94.58%。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為符合救助條件的230名殘疾兒童補貼救助資金97.6萬元。
——獲得一技之長,找到穩定工作。發布就業創業網『雲客服』等居家就業招聘信息累計300餘條;對全市318家按比例安置殘疾人用人單位進行電話查訪,實地調研殘疾人就業基地、殘疾人用工單位10餘家,協調企業不裁減殘疾職工;開設線上直播招聘會4場,累計提供崗位695個;發動社會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完成線下各類培訓341人。
——豐富文體生活,促進身心健康。結合疫情防控組織開展『學聽跟』暨『身殘志堅脫貧光榮』自強典型『百團千場』雲巡講活動31場;開展『助殘脫貧、決勝小康』第30個『全國助殘日』系列活動、開展『殘疾人健身周』活動12場次;為9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提供文化服務;市殘聯在組織參加黑龍江省殘疾人崗位精英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團體總分第三名。
——保障合法權益,壯大助殘力量。接待來訪來信來電428件次,依托殘聯法律顧問和12348法律援助諮詢專線為21名殘疾人提供免費法律諮詢和服務;累計動員30餘家愛心公益企業、愛心人士捐款捐物價值8萬元,救助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上大學1.6萬元,為轄區200餘名殘疾人開展健康義診等;開展『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達200餘次,服務8800人次。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落實的決戰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如今在大慶,15餘萬名殘疾人正躍然走在同奔小康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