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7日訊 (記者 王春穎 許諾)日前,『龍江高校思政行』全媒體宣傳活動正式啟動。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等十餘家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采訪團,走進黑龍江大學,集中宣傳展示該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新經驗。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們融入「互聯網+」理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網絡信息化建設,建設了以信息技術為支橕,以滿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為核心,以服務學生觸手可及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為基礎的互聯網+宣傳+教學+信息應用三位一體的網絡工作平臺。』將有利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信息、資源、方法通過網絡平臺傳遞給學生。』黑龍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巾英說,在網絡平臺上通過普及和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提供個性化心理服務,營造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氛圍,預防學生心理問題與心理危機的發生。

黑龍江大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學生的心理特點及需求為出發點,打造『互聯網+宣傳教育』平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題網站為主體,以今日校園、易班、學工微信圈為陣地,為了發揮學生在網絡平臺自我學習的主動性,由學生組織創建『心航心協』微信公眾號,27個學院二級心理輔導站學生組建了『一院一微』的網絡宣傳載體。依托這些公眾號,學生采取互助和他助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平臺載體也成為學生自主創建的校園品牌公眾號。
學校充分發揮第一課堂主渠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打造『互聯網+教學平臺,為學生心理健康提供精致化的教育,由單純理論,轉變為『理論授課+實踐講座+網絡互動+媒體推送』的教學模式。這種線上線下的網絡教學形式,加強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體驗性,讓網絡成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積極幫手。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巾英主任介紹說,從2010年開始,學校面向學生開展新生網上心理測試,這種方便、快捷的測試,不僅讓學生可以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也為老師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提供了信息。通過『互聯網+信息應用平臺』,為學生提供心理諮詢網上預約服務,實現網絡平臺的自助和互助功能,運用大數據加強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每學期初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全面篩查,及時更新重點關注人群心理危機預警信息庫,對學生心理狀況、心理諮詢等情況進行個性化動態化管理,形成了快速高效的心理信息溝通與反饋機制和動態監控體系。

網絡平臺讓心理健康教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資源,一個伙伴,一面鏡子』。高校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成為現實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與延伸。在此基礎上,更多渠道和形式方便了學生在網絡平臺的個人化互動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務,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載體,也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奠定了工作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