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今年45萬畝林地用新技術撫育補植效果顯著 移苗成活率近百分百
2020-12-15 07:24:4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紅路 邢國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15日訊 12月的小興安嶺已是凜冬,伊春森工金山屯林業局公司峰溝林場分公司施業區內,數千株細弱矮小的紅松樹苗仍無懼嚴寒,凌雪挺立。這些只有巴掌高的紅松樹苗是9月份纔剛剛被移栽到山上的,離開生長了3年的溫室,第一次在高緯度的山林裡過冬,小樹苗們的表現令人驚喜。

  『采取輕基質網袋容器育苗造林技術,突破了過去小興安嶺只能春季造林的局限,不僅實現一年三季造林,而且成活率還特別高,這些新移栽的小苗成活率接近100%!』金山屯林業局公司副總經理王洪濤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今年,伊春市開啟了輕基質網袋容器育苗造林技術實驗性推廣,全市45萬畝林地采用這項新技術進行了撫育補植更新,截至目前,小苗的成活情況非常好。

  種樹簡單省人工

  在金山屯林業局公司一處廠房內,正開足馬力生產的六組機器旁,20多名林業工人忙碌著。『這裡正在生產培育紅松苗的容器罐。』公司人員潘宇說。

  這種容器罐,直徑5公分、高不足10公分的圓筒形無紡布裡盛著草炭土、珍珠岩以及專門用於針葉樹種的肥料。潘宇說,等到明年5月,一粒紅松種子或者一棵紅松小苗會被栽種到這個小罐裡,在這裡生長3年,等到長成一棵小小的樹苗後,就會被移栽到森林裡。

  潘宇說:『裸根苗造林,樹苗體積大,技術規程很嚴格,工人操作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樹苗不成活。輕基質網袋容器育苗就不一樣了,它體積非常小,林業工人上山造林,背一個包就能裝上幾十罐苗,挖一個小坑把苗埋進去覆上土,一棵小樹就算種完了,特別簡單。』

  『不僅種的過程簡單,輕基質網袋容器育苗造林技術最大的一個優勢是,解決春季勞動力緊缺的問題。過去伊春地區種樹必須在春季土壤萌動前,而輕基質網袋容器育苗造林技術理論上可以實現一年四季造林,除了冬季土壤封凍挖坑不易,其餘三季隨意造。今年,我們金山屯林業局公司就實現了春夏秋三季造林。』

  『空氣切根』厲害了

  一年三季隨意造林,成活率還高,輕基質網袋容器育苗造林技術為啥這麼牛?

  伊春森工集團森林生態建設部副部長於春友,從2017年開始分不同季節不同環境研究輕基質網袋容器育苗造林技術在伊春地區落地推廣。他說:『這是因為采用了「空氣切根」技術,輕基質網袋容器苗的根系非常發達。在3年的育苗時間裡,從無紡布網袋裡長到外面的側根會在空氣中自動腐爛,從而促進了容器內主根系萌生出更多的側根。而帶著網袋上山的樹苗不需要緩苗,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非常強。它的生命力有多頑強?根據我的實驗,只要開出一個30公分左右的穴面把它放進去覆上土就能成活,如果容器袋內的肥料能夠保證3年用,我甚至敢把苗罐放在石頭縫裡。』

  高緯度地區推廣有前景

  輕基質網袋容器育苗造林技術,來自中國林業科學院,但在國內這項技術首次應用於高緯度地區紅松種植,並取得不錯成績,引起了中國林科院專家的重視。

  不久前,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工廠化育苗中心主任許洋到金山屯林業局公司實地踏查項目試驗情況。

  許洋說:『今後這項技術仍有有待改進的空間,比如目前伊春地區應用的肥料是專門針對落葉松生產的肥料,未來我們還要研究生產針對紅松和雲杉的肥料。其次是設施,目前金山屯林業局公司采用溫室大棚育苗,未來如果能采用真正的溫室育苗效果會更好。此外,基質的來源可以更多采用農業廢棄物,既有利於環保又來源豐富降低成本。』

  『總體看,輕基質網袋容器育苗造林技術在伊春大膽上山試驗效果非常好!』許洋說。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