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月球無人自主采樣返回的國家。
嫦娥五號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采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區現場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國家航天局 萬珂攝)
月面采樣是嫦娥五號工程的
四大核心技術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科研團隊
十餘年刻苦攻關
多項技術成果鼎力支橕此次
月面采樣任務
棒棒噠!

鑽取采樣
嫦娥五號工程立項論證始於2009年,哈工大鄧宗全教授主持了月面采樣與封裝專項論證,確立了月面鑽-表復合式釆樣與封裝方案,通過一次任務可同時獲得表層和次表層樣品,這在國際上尚屬首例。
黃玉東團隊完成了取芯軟袋型號產品研制任務。針對鑽取剖面層序樣品的原位封裝與整形難題,創新設計了高分子纖維『繩-袋復合』一體化結構,形成了取芯軟袋產品的標准化織造工藝,突破了取芯軟袋組件形-性定量可控、繩-袋過渡段應力均化等核心技術。
趙陽團隊針對鑽取子系統作業效能驗證和機構動力學優化等技術難題,研制了鑽取子系統地面驗證支持平臺,構建了面向任務決策的快速分析應用數據產品,對機構動力學分析、鑽取策略優化、故障模式預案設置等工作提供了多維度的數據應用支橕,實現了對鑽取采樣過程的全方位在線監視和專家決策支持,保障了嫦娥五號鑽取采樣全流程地面演練及在軌作業狀態判讀。
張學習團隊針對月表高溫作業機械臂輕質、高剛度、高強度、耐熱材料的苛刻要求,解決了晶須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適應性設計與制備、薄壁管材和復雜鍛件熱成形與控性、產品強韌化與尺寸穩定化處理等關鍵技術,研制了高性能機械臂結構件,完成了彎扭聯合加載裝置研制及機械臂剛度與強度考核,為機械臂多點、多次采樣及樣品精准轉移提供了技術支橕,在月面釆樣作業中表現出優良性能。
龍江技術相伴『嫦娥』探月
作為咱黑龍江人
驕傲滴很!
佳木斯深空站,代號『林海』,位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這裡有66m口徑深空測控天線,是亞洲口徑最大、作用距離最遠的天線。佳木斯深空站是嫦娥五號的指令上注主力站,『嫦五』之於這裡,就像風箏之於線。
佳木斯深空站於12月16日上午9時15分完成嫦娥五號軌返組合體第五次中途修正,標志著本次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現在小編一圖帶你回顧
嫦娥五號
月球采樣返回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