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十三五』時期,黑龍江減壓降負讓民營企業輕裝上陣,快速成長。系列報道《民營經濟在龍江》走進佳木斯市潛興農業機械研發有限公司,看企業如何在良好的發展環境中,努力研發,打開市場。

最近,黑龍江眾為農機有限公司制造的新型生產設備投入使用,在總經理賈瑩看來,新品上市源於『外腦』。
賈瑩說,通過這次合作掌握了核心產品的技術,實現了今年500萬的銷售額,預計明年達到2000萬的銷售額,下一步計劃進行深度合作,將所有他研發的產品都通過公司轉化成產品。

賈瑩的外腦,也是合作伙伴王慧,他是佳木斯市潛興農業機械研發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黑龍江是農業大省,農業機械市場足夠廣闊。從4年前成立開始,王慧就細分市場,決定走農機研發企業的創業路。
王慧說,他們會對標一些國外產品先進的技術,通過實用性的改造,根據現在的農民生產、土地和農藝,根據實際需求進行改進。

農民需要什麼,就研發什麼,是潛興農業研發團隊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水稻插秧車轍平地裝置、液壓翻轉犁、秧苗旋轉托架等產品,雖然聽起來並不『高大上』,但卻十分暢銷。
佳木斯市潛興農業機械研發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李德超說,他感覺非常驕傲,今年總體比去年增長了500%的銷量,防陷輪賣了1萬多臺,黑龍江省屬於中國的最東北部,但是公司的防陷輪已經賣到了雲南、江蘇、湖南,非常遠。

為了讓企業走得更遠,統戰部門組織企業管理人員去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學習企業管理知識,去杭州、深圳等地區對接合作企業。充電過後的潛興農業,發展速度更快,成立四年來,獲得實用新型證書10項,其中3項填補國內農機市場空白,幫助省內七家農機制造企業扭虧為盈,創造產值4700多萬元,還與40多個企業以技術入股、技術服務等形式合作,實現了共贏。
王慧說,他在南方工作很多年,歸鄉創業經歷了很多,企業從無到有,從不好到好,希望跟其他創業者分享創業經歷,吸引更多的大學生歸鄉創業,打出一片天地,為家鄉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