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新技術賦能龍江田 黑土地越種越肥
2020-12-22 10:34:00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農業想豐產,技術是保障。大慶市經過多年試驗示范,『玉米秸稈免焚燒集行覆蓋還田4090免耕播種高產栽培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玉米連作、秸稈焚燒導致的土壤退化以及衍生的環境問題,為全省農業保護性耕作帶來了革命性變化,讓更多的農田越種越肥。

  今年秋收前正趕上臺風入境,臺風過後,傳統連片壟壟方式種植的玉米倒伏嚴重,而采用『玉米秸稈免焚燒集行覆蓋還田4090免耕播種高產栽培技術』的地塊玉米,只呈現出45度傾斜。抗風優勢凸顯、豐產性狀明顯,全面迎來好收成。

  龍鳳區龍鳳鎮九青村農民王殿生:我今年用『4090耕種技術』種了200多畝地玉米,臺風過去後,沒有倒伏的,今年大豐收,打了20多萬斤玉米,科學種田效果真的好!

  4090新技術的抗風性,源自於種植壟距的改變,『4090』把傳統的壟挨壟種植,改成了90厘米寬的大壟雙行,有效減少了連片玉米的風阻。同時,4090種植模式將『免耕播種種植方式』和『秸稈還田技術』有效整合,使土壤疏松降低耕地含水量,玉米根系也更加發達,有效保障了臺風過後不減產。

  由於通風透光,4090這種種植模式還保證了植株光合作用充分,籽粒成熟度也好於正常田塊。此外,畝保苗也能提昇10%左右,有效增加了糧食產量。

  這種模式還將秸稈粉碎後全量還田,集中放置在大壟雙行的寬壟空地間,經過一年自然腐熟變成有機質,第二年倒壟種植變成自然肥料,多年連續還田後,耕地就會越種越肥,產量也會越來越高。

  大慶市高級農藝師張志發:4090新技術可以有效保護土壤、秸稈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使土壤越種越肥。

  2019年『玉米秸稈免焚燒集行覆蓋還田4090免耕播種高產栽培技術』全面成熟,大面積推廣。今年,大慶全市免耕播種320萬畝,超額完成省下達的223萬畝年度任務目標,免耕監測儀安裝和衛星監測免耕播種面積兩項標志性指標位居全省第一。

  大慶市農業農村局農機科工作人員朱詩岩:保護性耕作技術具有防治農田揚塵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培肥地力、節本增效、減少秸稈焚燒和溫室氣體排放等特點。

  目前,大慶已經制定出臺《2020至2025年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實施方案》,按照市場化運作機制,以縣區為單位落實農資企業、大戶、合作社和村組乾部開展示范引領,大力推廣市農業農村局農技中心研發的『玉米秸稈免焚燒集行覆蓋還田4090免耕播種高產栽培技術』。今年大慶本市內推廣面積達到10萬畝,並輻射到黑龍江省綏化市、吉林省松原市等地。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