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2020年,面對『疫情』衝擊,黑龍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實改革舉措,釋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讓人民群眾盡享改革紅利。系列報道《龍江這一年》今天播發《將改革進行到底》。

01按下改革『加速鍵』
年初『疫情』突如其來,如何在聚焦『六穩』『六保』,在穩住經濟基本盤的基礎上,穩中有進,『改』中求變?『放管服』改革成了特殊時期推進服務的重要『加速器』。疫情常態化下,企業注冊不見面,辦事流程網上辦,『快』成了政府服務的關鍵詞。這幾天,想開辦企業的楊兆博被龍江辦證照速度之『快』震驚了。她在『黑龍江省市監局公眾服務平臺』上提交相關資料,第二天就通過自助的方式把營業執照拿到手了。
今年,黑龍江以『一網一窗一次』改革為突破口,從『面對面到鍵對鍵』,企業和群眾辦事的便利度和獲得感迅速提昇。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使得一批大項目進軍龍江,形成了『投資必過山海關』的良好市場預期。

企業來龍江投資後,項目簽約後誰來服務?怎麼服務?黑龍江建立了從企業開辦到竣工投產的全程跟蹤服務機制。『專人負責、專班推進』成了秘訣。這一年,《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實施,為辦事群眾提供法規制度保障。這一年,省級網辦率達94.37%,用更多的『鍵對鍵』來減少『面對面』。
目前,黑龍江省級行政權力事項由2889項壓簡到1025項,其中行政許可壓簡24.5%,哈爾濱市率先在全國有立法權的城市中取消所有自設行政許可,黑龍江省企業開辦時間縮減到2個工作日以內。今年1到9月,全省新簽約千萬元及以上利用內資項目593項,同比增長111.8%,實際利用內資754.7億元,同比增長98.3%。
02擔當改革『試金石』
改革成效到底好不好,只有通過實踐來檢驗。哈爾濱新區勇於在制度創新、體制機制先行先試等方面摸著石頭過河,樹立的『新區模式』,引領帶動了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創新。
今年6月,哈爾濱新區對劃轉事項正式啟動了『一枚印章管審批』。正威哈爾濱新一代材料技術產業園一期一區項目,在向新區招商服務部門申請『承諾即開工』模式後,哈爾濱新區相關部門即開展容缺預審,使項目從備案到取得施工許可證僅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目前,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局已承接472項審批事項,劃轉率達到了97%,是全國唯一一家承接了省、市、區三級事項,且數量最多、佔比最大、范圍最廣的行政審批機構,真正做到了『一枚印章管審批』。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三個片區在優化商事登記服務、推進『證照分離』『多證合一』等方面均實現了新突破。這幾天,首批對俄進口的9噸中藥材防風,已從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通關。
自貿區新政策的出臺,讓企業加快了對俄合作發展節奏,每年提昇效益40%。正是有了這些為企業量身定做的政策和敢闖敢試的行動,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新簽約項目189個,投資額2050.4億元。新增注冊企業6694家。
03啃下改革『硬骨頭』
在龍江改革這幅畫卷上,國企改革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前不久,北大荒品牌首次入選世界品牌500強,這正是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掛牌成立以來,面向市場需求,逐步釋放改革紅利取得的碩果。在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紅五月農場的菌業公司,技術人員正在調試采摘設備。今年,農場新建了八棟先進的菇房,同時計劃投入500萬元,建成年產600噸的全省最大雙孢菇生產基地。

改革後的北大荒集團將行政權力事項全都移交屬地政府,妥善安置涉改人員三萬多人,今年以來,集團經濟逆勢上揚。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從4月份開始,北大荒集團營業總收入由負轉正,利潤總額一路上揚,今年前三季度,北大荒集團企業增加值達到130.5億元。
一年來,黑龍江改革實招硬招擊痛點、觸難點、顯亮點,解決了一些多年想解決而沒能解決的問題,乾成了一些多年想乾而沒有乾成的事: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龍煤集團辦社會職能移交基本完成,7個省屬投資集團投融資能力全面提昇,一批『老字號』國有企業煥發新活力,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全面展開,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主體任務基本完成。隨著龍江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黑龍江自貿區等政策疊加利好,農業、科技、生態等資源稟賦的不斷釋放,將改革進行到底的黑龍江也必將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