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棚改力促3萬多戶居民實現安居夢
2020-12-29 10:21:2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29日訊 采煤沈陷區,是國采煤而形成的地面下沈或塌陷區域。在雙鴨山,歷史形成的沈陷區多達140平方公裡。對於昔日老煤城雙鴨山來說,采煤沈陷區棚戶區改造,是關乎百姓幸福、生態治理和城市面貌的重大民生工程。

  近年來,雙鴨山市在國家和省有關部門支持下,多方籌措資金,不懈努力,共完成涉及3萬多戶居民、253萬平方米采沈區棚戶區的改造任務,老煤城的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百姓圓了多年『安居夢』

  『以前早上做飯要拿柴火、倒騰煤,現在太方便了,屋子裡也乾淨。原來的舊房給換個新房,還不用添多少錢,住著舒心!』家住雙鴨山市四方臺區惠民住宅小區居民陳秀英說起自己搬入新居的經歷,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像陳秀英一家一樣,尖山區居民王秋芬在一年前就搬入馬鞍山惠民二期的新房。她原來住的平房,一個冬天下來,要燒4噸煤,屋裡屋外都是煤灰,一洗臉水都是黑的;夏天還怕下雨,一到雨天道路泥濘,出不了門。現在住上新房子,一家人都非常舒心。

  搬出棚戶區,住上新樓房,是所有沈陷區棚戶區居民的夢想。雙鴨山市幾年來強力推進,已完成140平方公裡沈陷區居民搬遷安置工作任務,目前,全市已有3萬多戶居民實現了安居夢。

  昔日采沈區變身『後花園』

  嶺東區是雙鴨山市最早的礦區,早在上世紀初曾經發現雙鴨山市第一塊煤田。這裡一度是房屋破舊,道路坑窪不平。隨著采沈區和棚戶區改造,如今筆直而寬敞的濱水大道,一排排新建的樓房,以及環境優美的安邦河,讓這裡生活的人們充滿了自豪。居民石景霞說,這裡已經成為雙鴨山市的『後花園』。

  雙鴨山市采煤沈陷區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濱水大道是市裡的重要項目,一方面是改善原有老礦區的交通狀況,讓百姓出行更方便,另一方面也是打造圍繞安邦河旅游觀光景觀。今年市裡在去年工程的基礎上,又繼續推進了濱水大道改擴建工程,今年9月末完成道路施工任務,建設橋梁主體、親水平臺、護欄、臺階各分項工程,累計完成工程投資5926萬元。

  出行方便了,小區周邊環境也更好了。馬鞍山小區惠民二期的居民李海燕對記者說,以前出門是灰塵飛揚的土路,現在是寬敞的馬路,門口有六七條公交線路;小區旁邊是北秀公園,風景好,空氣好。她給記者發來公園的圖片,說家裡老人幾乎天天上公園遛彎。

  今年,雙鴨山市投資9000多萬元鋪設寶山區市政管網工程,其中給水管網23800米,鋪設污水管網11000米,設計泵房2座。對於建成的小區,全面實施配套工程建設,其中陽光嘉園小區已完成場區配套各類管網工程及車行道路基分項工程,工程計劃投資823萬元。康安嘉園小區場區配套工程,目前已完成場區配套各類管網工程及車行道路基分項工程。

  這些工程的完工,讓這裡的居民生活更便利,心情更舒暢,幸福感更強了。

  政策到位安置順利

  記者日前在嶺東區采訪時,該區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做棚戶區搬遷安置工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上樓房遷新居是好事,但也有人眷戀著過去的老平房,也有的對區域、樓層不滿意,在觀望,這些都需要做工作。

  據沈陷區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介紹,市裡高度重視搬遷安置工作,成立了全市安置工作推進領導小組,主要領導任組長,對各區調查摸底,發放表格、安置協議、入戶通知單、拆扒驗收單等。在制定完成政策基礎上,對政策具體實施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題研判,注重細節,突出重點。相關單位提前做好房源移交,第一時間把房源打包分配各區,共向各區移交房源19556套,召開了棚戶區改造搬遷安置工作新聞發布會,解讀了雙鴨山市棚戶區改造搬遷安置政策解讀。還通過新聞媒體宣傳、發放傳單、走家入戶等方式向居民介紹搬遷安置方案、為居民搬遷算好幾筆帳以及優惠政策信息。

  據了解,各區在領受安置任務後,搶前抓早,超前謀劃。結合各區實際,分別成立專班,迅速啟動了政策培訓、樓源公示、入戶核查等工作。在限定期限內完成了安置工作任務。截至目前,四方臺區和寶山區已全面完成安置任務,按計劃簽訂協議1216份和4520份,尖山區和嶺東區在年底前也將全面完成安置任務。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