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29日訊 從初秋到深冬,在短短3個月零11天的時間裡,以『助企惠民』為主題的政府消費券攪熱了哈爾濱消費市場。
來自哈爾濱市商務局的消息稱,包括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撥付的1億元在內,9月11日至12月22日,哈爾濱市政府促消費補貼資金共投入4.5億元,這對財政相對吃緊的哈爾濱市來說實屬不易。據統計,實際使用資金4.1億元,其中撥付給各區3000萬元,六輪政府消費券共核銷使用資金3.8億元,直接銷售額67.4億元,拉動消費17.5倍。基本實現了促進消費回暖、釋放消費潛能、拉動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
4.5億元!哈市政府消費券六連發
9月1日,哈爾濱市政府第72次常務會議決定,市政府將向汽車、百貨、家電通信、餐飲、文化旅游等領域投放消費券,開展助企惠民活動。
政府促消費補貼分批次進行,向限上汽車、大型百貨、家電通信,以及餐飲和文化旅游行業投入4.5億元政府消費補貼資金,用於擴內需促消費。首輪於9月11日9時和15日9時兩個時間段發放。電子消費券分類設定額度,最大面額1000元,最高補貼比例近20%。同時設定限搶次數、專券專用,如在規定期限內未使用,消費券自動失效,資金回歸消費券資金池,進入下一輪發放。
三個月時間,哈市政府消費券累計發放六輪,前四輪政策基本一致,略有微調。從第五輪開始,哈爾濱市政府促消費資金使用方式發生重大變化。
哈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五輪開始,政府促消費資金取消搶券環節,采取消費者到指定商家購物直接補貼方式進行,先到先得,發完即止。消費者購物後到收銀臺交款時,直接完成核銷,拉動消費效果十分明顯,有效避免了前幾輪出現的『搶券不消費,想消費搶不到券』,消費券核銷率不高的問題。
最後一輪第六輪政府消費券於12月19日9時30分發放,開放57分鍾後,百貨類和家電通信類補貼全部核銷。
與此同時,結算平臺紛紛推出了購物獎紅包、購物券等政策。為配合政府消費券發放,適用商家推出大幅度促銷、讓利活動,加之銀聯等金融機構配套紅包、減免等資金累計近8億元。
政府、商家、平臺形成的疊加乘數效應,讓消費者在滿足購物、娛樂、飲食、文化旅游等各方面需求的基礎上,充分享受到了政府惠民政策紅利。
效果怎樣?拉動消費呈乘數效應
消費券發放效果怎麼樣?12月23日至26日,記者連續走訪了哈市多個政府部門和多個商家,所到之處,受訪者均表示,政府消費券實實在在刺激了消費,攪熱了冰城冬季消費市場。
12月1日9時30分,哈爾濱市政府消費券開啟第五輪發放,也是取消搶券,采取進店購物直接補貼方式的第一天。不到7時,哈爾濱西城紅場生活館門口就排起了長隊,該商場提前半小時開門納客。哈爾濱西城紅場生活港企劃部相關負責人說,到9時30分左右有近三萬之眾湧入,排隊付款的人群排成一個『S』型不止,又排成第二個、第三個『S』型。
華濱通訊市場部經理鄭岩告訴記者,在第六輪政府消費券發放開始的頭一天,位於大直街的總店天不亮就有不少人在寒風中等待,本來8時營業,商場不得不提前一個小時把門打開,『怕把人凍壞了』。
在哈市蘇寧易購、黑天鵝電器、卓展購物中心等商場,均出現了排隊搶購『壯觀』場面。
據統計,在最後一輪第六輪消費券發放中,滿5000元減1000元的6000個名額在活動開始後的第22分27秒被搶空。
在政府消費券刺激下,自9月11日至12月22日,97家限額以上汽車企業累計售車3萬餘臺,直接銷售額50多億元,拉動消費49倍。在選定的20餘家百貨家電通信類商家,直接銷售額14億多元,拉動消費5.9倍。
在哈市政府選定的24家限上百貨類商家中,位於哈爾濱新區大學城的杉杉奧特萊斯銷售情況十分搶眼。據杉杉奧特萊斯方面提供的數據,六輪政府消費券下來,他們共計核銷政府券936萬元,直接連帶銷售5930萬元。
楓葉小鎮物業管理部總監王明海告訴記者,該商場借助政府消費券之勢,加大促銷力度,購物滿一千,除了核銷200元政府消費券之外,商場再贈一百元抵用券。因為力度大,六輪哈爾濱市政府消費券活動下來,他們共核銷136.76萬元,帶動銷售878萬元。
12月23日一早,位於哈爾濱新區融創茂內的小米手機授權店就排起了長隊,這是哈爾濱新區在第二輪首日發放消費券。臨近年底,哈市及區縣停發和減弱發放消費券的情況下,對於新區商家和全市消費者都無疑是個利好消息。
新區此輪投放62.07萬元,主要是11月28日發放的330萬元政府消費券資金的剩餘存量。此輪發放消費券,哈爾濱新區確定了15個適用商家,涵蓋汽車、家電、通信、餐飲等,均為限下企業。到12月26日,該區消費券發放也畫上了圓滿句號。
連日采訪中,有兩個詞頻繁出現:『限上』和『限下』。
對此,哈爾濱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解釋,『限上』即為限額以上企業單位之意。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萬元以上的零售業和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0萬元以上的住宿業、餐飲業,並納入哈爾濱市數據統計范圍的企業單位。達不到這個標准則被稱之為『限下』企業。
也就是說,哈市政府消費券選擇的都是進入統計數據(入統)的限上企業作為消費券適用商家。
萬象匯和融創茂都是哈爾濱市大型商業企業,但由於其屬購物中心性質而非商業綜合體,不屬於限上企業,被排除在消費券適用商家之外。融創茂和萬象匯受訪的兩位相關負責人幾乎是同樣的心聲:看著人家呼呼賣貨,羡慕嫉妒啊!
市裡重『限上』,區裡重『限下』,但無論是『限上』還是『限下』,都離不開便於統計數據這個重心。
為了拾遺補缺,區級政府消費券多選定限下商家。那麼,數以萬計的各類商家,政府消費券花落誰家呢?某區商務局乾部告訴記者,即便是選限下企業,哈市區級政府還是遵循選擇『臨統』或者有意願入統的企業。
哈市政府券六輪發放,適用商家主要固定在97家汽車、24家百貨、9家家電通信企業上。一位不願具名的超市老總向記者吐槽:『無論是日常經營還是疫情期間保供,超市行業都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政府在發放消費券的時候卻把超市劃在圈外。』
市民黃女士接受采訪時表示,政府消費券發放初衷應該是助企惠民,希望能夠普惠面更廣一些,讓更多市民享受到真真正正的實惠。
有專家指出,政府消費券,將『剁手族』引回實體店,開啟全渠道購物新模式,能夠推動多種業態消費需求分階段釋放,有效帶動所有業態的全面復蘇,推動市場回暖和消費回歸,助推企業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經營。
消費券發放只有更精准、更到位,纔能最大限度抵達這一惠民政策本身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