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城無信不興。誠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已經成為一個城市的品牌形象。近年來,雞西市提高政治站位,以健全信用監管制度為基礎,以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為支橕,夯實基礎、營造氛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一、健全三項機制,系統布局擴展寬度,提昇『誠信雞西』競爭能力
一是抓實頂層謀劃,找准『主心骨』。市委市政府把誠信體系建設做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優化提昇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支橕,牢固樹立守信就是最好營商環境意識,分析研判在誠信建設中存在的短板,查找在基礎建設、制度建設、信息公開、聯合獎懲方面的問題,將誠信建設納入目標考核,發揮信用在市場環境中的引導性作用。從加強工作機制入手,調整了『誠信雞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以政府主管副市長為組長,40個市直部門主管領導為成員的組織架構,市委市政府多次聽取誠信建設專題匯報並做出重要批示,提出工作要求,推動工作落實。

二是健全工作體系,搭好『大框架』。制定出臺了《雞西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雞西市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實施方案》《雞西市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方案》《雞《雞西市信用紅黑名單發布制度》等制度性文件50餘個。同時,指導全市各部門、各縣(市)區建立和完善各項誠信制度,全市已在21個領域建立了誠信制度。針對體制改革,確定了由縣(市)區營商局負責轄區誠信建設工作,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三是夯實工作基礎,做穩『承重柱』。在市財政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投入1500萬元,建設了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平臺,目前全市已有182個部門、單位接入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信息共享總數量達到1410萬餘條,積極開展誠信主題創建活動。平臺可進行信息歸集、聯合獎懲等功能,信用雞西網站為全社會提供企業法人、非企業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信息查詢、投訴舉報、信用修復等服務,同時宣傳國家和省市有關信用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工作動態,便於政府機關、社會組織和公眾推動、參與、了解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誠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難行』的社會氛圍。

二、聚焦三個維度,一體推進挖掘深度,打造『誠信雞西』良好品牌
一是身先士卒,樹立政府標杆導向。開展失信政府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加強協調督辦,使政府機構在規定時間內撤出失信黑名單,維護了政府的權威和形象;增強政府信息透明度,深入開展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雙公示』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已在『信用黑龍江』網站歸集公示信用信息10.8萬條;大力開展『清賴行動』,對政府失信違諾、新官不理舊賬事項,全部建立整改臺賬,逐項列出了失信時間、主體、內容、履行情況等,進行銷號管理。截至目前,共解決失信違諾事項139件,列入政府失信違諾事項臺賬已經全部清零。
二是加強監管,發揮聯合獎懲作用。2019年度納稅信用評價共評定12639戶納稅人,其中A級納稅人204戶,將A級納稅人名單在雞西日報、『信用雞西』網站進行公布,提高企業誠信納稅意識。全市已有10個部門制定了信用『紅黑』名單制度和聯合獎懲措施,共簽署和轉發了7個領域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涉及部門40餘家,為15家企業進行信用修復。今年以來,全市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共計2915人次,曝光1842人次,限制高消費5698人次,限制出入境4人次,172人主動履行法律義務。對15名失信被執行人在企業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及高管職務進行了任職限制,

三是優化流程,助推誠信品牌建設。制定下發了《雞西市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強信用監管和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八個方面的信用監管和服務措施,及時為15戶企業進行行政處罰信用修復,實現了國家、省市信用修復信息『一網通辦』,恢復企業信譽,助力復工復產;落實信用承諾制,歸集市場主體、行業協會等信用承諾信息3200餘份;以信用助力解決融資難題,雞西市於今年6月份入駐全國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雞西站),通過信用信息共享,解決政、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大大縮短金融機構盡調時長,進一步降低中小企業信用貸款門檻和融資成本,縮短放款時長,提高信用貸款額度。我市12家金融機構入統駐平臺,成為黑龍江省首個入駐全國信易貸平臺的地級市,現已有67家企業在平臺注冊,發布融資需求2.41億元。截止10月底,我市企業共通過平臺融資1.31億元,位列全省第一。
三、圍繞三大領域,統籌發力提昇高度,實現『誠信雞西』提檔昇級
一是從監管體系建設內尋求『新機會』。堅持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政府轉變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和社會和諧進步的重要抓手,構建新型的信用監管機制,從完善平臺、建立檔案、提供查詢、聯合獎懲、信用監管這五個方面逐步健全雞西市社會信用體系。

二是在平臺場景應用上實現『新突破』。進一步開發信用平臺的應用,讓平臺成為全市人民查詢、使用、受益的綜合平臺,真正體現信用有價、信用有感、信用有利效果。讓誠信守信者感受到信用的獲得感,讓失信違諾者付出失信的代價,最終使全社會成員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
三是於社會環境營造中打造『新亮點』。持續開展誠信示范創街區、誠信經營示范店主題實踐活動;開展『誠信雞西『進大廳、進校園、進企業、進市場、進社區五進活動;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6·14信用記錄關愛日、誠信興商宣傳月、國家憲法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各類誠信主題宣傳活動;集中宣傳信用知識、信用政策法規、發布企業紅黑榜,加大信用雞西網站、信用雞西APP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