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以信立,以誠建——牡丹江市誠信助優化,揚帆正當時
2020-12-30 17:12:44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以信立,以誠建——牡丹江市誠信助優化,揚帆正當時

牡丹江市委常委、副市長趙榮國

牡丹江市委常委、副市長趙榮國。

  『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中華民族優良的文化傳統,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更具社會進步的基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於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增強社會成員誠信意識、營造優良信用環境、提昇國家整體競爭力、促進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窗口人員指導群眾信用查詢。

  一、基本情況

  牡丹江市信用體系組織機構逐漸完善、頂層設計形成體系、市場主體信息歸集全面覆蓋、創新工作穩步推進。

  2016年牡丹江市成立了市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明確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全市42個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並在各縣區成立了信用管理機構。2019年牡丹江市成立了信用中心,並配套了信用牡丹江網站和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構建以『雙公示』為基礎、以『聯合獎懲』為手段、以『信用修復』為補充的信用監管長效機制。目前牡丹江市的城市信用排名78,邁入全國百強行列。

牡丹江誠信辦參加全國信用工作視頻會議。

  二、主要舉措

  (一)公開公示執法,規范行政職權。

  為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的力度,進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利用社會監督有效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牡丹江市通過對全市及縣區的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事項、法定依據進行了全面梳理,形成最新的雙公示目錄,並對全市及縣區288個雙公示部門及903名雙公示人員進行詳細梳理,進一步明確機構改革後的雙公示部門和雙公示人員。經過培訓、督辦、通報等措施,各縣(市)區政府及市直各部門均嚴格按照『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將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自作出行政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通過『信用黑龍江』網站對外公開,順利通過了2020年度國家發改委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牡丹江市雙公示部門的評估檢查。『雙公示』工作已經成為宣傳各部門工作,獲得社會、群眾和市場主體支持的有效途徑,實現了『雙公示』由原來的強制推進轉變為各部門的行動自覺。目前已經公示信息合計141690條,其中行政許可信息116258條,行政處罰信息25432條。雙公示質量和及時率位於全省領先水平。

  (二)強化部門聯動,開展聯合懲戒

  牡丹江市堅持問題導向,強調信用信息尤其是嚴重失信信息的公開和共享,以聯合為保證、以共享為重點、以懲戒為關鍵、以信息化為支橕編制了一張覆蓋全市的聯合獎懲『協同監管網』。先後制發《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通知〉的通知》、《牡丹江市市級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措施清單(2019年版)》、《牡丹江市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實施方案》、《關於加強信用建設促進疫情防控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關於使用市信用信息平臺聯合獎懲系統開展聯合獎懲工作的通知》。依法依規建立了57個行業部門聯合獎懲事項清單、行為清單和措施清單。為信用修復和自動化聯合獎懲工作提供與本市權責相對應和更加細化的制度支橕。在全市構建起跨行業、跨部門、跨領域的信用聯合獎懲機制,形成『發起—響應—反饋』的聯合獎懲閉環。

  (三)完善修復機制,引導失信行為更正。

  隨著全國各地信用聯合獎懲工作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因存在失信行為而在參與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活動時受到限制,企業發展受到極大影響。為更好保障失信主體權益,營造優良信用環境,牡丹江市把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工作作為全面改善牡丹江市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通過在『信用牡丹江』網站開通信用修復快速通道;利用新聞媒體宣傳信用修復流程和修復指南;向全市各行政執法部門制發文件,要求對受到行政處罰的行政相對人進行誠信教育,告知修復方法和流程,引導失信主體主動進行信用修復;舉辦全市行政處罰信用修復培訓班等方式,引導失信主體主動改正違法失信行為、消除社會不良影響、提昇自身信用水平、重塑良好信用形象。截止目前,全市共有266家企業和個人在市營商局的指導和對申請材料的審核把關後經過信用修復『輕裝前進』重新回到正常生產經營的軌道上來,對促進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和全市營商環境的優化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打破信息壁壘,實現信息共享。

  牡丹江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和『信用牡丹江』網站於今年年初建成並投入使用,對上連接『信用黑龍江』網站和『信用中國』網站,具備信息發布、交換共享、綜合查詢、聯合獎懲等功能。同時將平臺中的聯合獎懲功能嵌入市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對所有行政許可申請事項做到『逢辦必查、逢批必查』,迅速構建『信用狀況自動提示、紅黑名單自動觸發、獎懲措施在線顯示、獎懲結果及時反饋』的響應機制,實現了信用信息平臺由物理集成向智能集成的轉變。通過全面歸集各類主體信用記錄,截至目前,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歸集法人信息462528項、自然人信息770692項。推送紅名單1723項、黑名單2542項。

  (五)推廣『信易貸』,助力優化營商。

  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企業和銀行之間建立信用為紐帶的溝通橋梁,牡丹江市積極落實國家發改委、省『誠信龍江』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大力推廣『信易貸』平臺。牡丹江市『誠信牡丹江』工作組先後多次,制發、轉發相關文件,印發了《牡丹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宣傳發動企業入駐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的通知》,責成全市46家誠信成員單位及各縣市區政府在全市范圍內大力推廣『信易貸』。8月份啟動以來,牡丹江市已納入平臺金融機構70家,發布金融產品47個;企業提出融資需求66筆,成功授信6筆,授信金額2400萬元;正在對接17筆,意向金額1.46億元。

牡丹江誠信辦開展雙公示核查工作。

  三、下步安排

  下一步,牡丹江市將進一步加強社會信用體系法治建設和制度建設。

  一是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和完善信用相關規范性文件,為進一步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支橕,不斷加強全市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建設。從信用承諾制入手,鼓勵市場主體及行政部門簽訂、履行信用承諾,形成以信用監督為主,以自我約束為輔的新型監管機制。

  二是進一步強化信用基礎建設,提昇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水平,建立起覆蓋全市的個人誠信體系。聯合人社、公安等相關部門,建立個人誠信數據庫,為個人征信提供信息基礎,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個人信用服務。

  三是進一步推進『信易+』應用,用誠信建設助力經濟建設。繼續加大『信易貸』推廣力度,鼓勵中小微企業借助『信易貸』平臺解決融資難題。廣泛推廣各種『信易+』產品,鼓勵『信易租』『信易游』『信易購』等各類信用產品在牡丹江市生根落地,形成誠信與經濟互促互進的良好社會風尚。

責任編輯:王傲

『誠信龍江』市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