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龍油550』滿月 全產業鏈穩定生產 年利稅可達20億
2021-02-06 07:34:1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兆文 劉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龍油550』項目裝置近景。

  『龍油550』項目場地。

  黑龍江日報2月6日訊 1月2日,隨著國內最大的DCC裝置——230萬噸/年催化熱裂解裝置實現一次性噴油成功,生產出合格產品,標志著龍油全流程開工成功。到目前已經生產出石腦油、柴油、液化氣、聚丙烯、催化油漿、汽油組分六大類產品,除了實現周邊地區就近銷售,產品還銷往華北、華東、華南地區,尤其聚丙烯供不應求。

  如今,『龍油550』進入全產業鏈穩定生產已經滿月,記者走近了這個『金娃娃』。

  能吃能乾的『大肚漢』

  『550』具體名稱叫『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項目,位於大慶市高新區林源工業園區,投資方是黑龍江省海國龍油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龍油550』。

  走近它,給人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大!佔地面積達188公頃,相當於400多個足球場。大型化工裝置19套,若想把每套裝置都看一遍,一上午也不夠。

  『龍油550』是個大肚漢。按照現在的設計,它每年能『吃掉』的原油就達300萬噸,相當於一個中等采油廠一年的產量。

  除此之外,它還不挑食,能再『吃掉』50萬噸重油,也就是提煉汽油、柴油後剩餘的渣油。以前,不少單位都用這種渣油燒鍋爐,或者用它做瀝青鋪路。後來,隨著石化技術提高,渣油裡能提煉出70%的『寶貝』。而『550項目』能將渣油從70%的提煉,增加到90%,幾乎吃乾榨淨。全部達產後,每年可生產化工產品350萬噸,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00億元人民幣。

  能演會變的『魔術師』

  『龍油550』也是個神奇的魔術師。它的道具就是那19套裝置。黑糊糊的原油,黏糊糊的重油,從大罐進入塔群,再從各種管道裡出來,可就大變身了。既能變成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也能變出白如雪、軟如絮的?綸絲、毛條,還能變出晶瑩的聚乙烯、聚丙烯、樹脂產品等。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線電纜外包裝,塑料大棚薄膜等,就是通過聚乙烯、聚丙烯生產出來的;而像家電外殼、汽車保險杠、拉杆箱等,都是樹脂變成的。

  據專業人士介紹,通過這些形態的變化,最後竟能變出幾十種、上百種,甚至上千種產品,最終變成每年20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收入。

  就業稅收的『招財貓』

  『龍油550』不僅自己會千變萬化,還能讓當地經濟也發生變化。

  據介紹,項目投入運營後,正常情況下每天僅運輸的車輛就有800到1000輛,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汽車修理、加油等行業。而項目設備24小時運行,需要操作、看護、維修等基層人員,使得2000人左右得到了就業。企業每年采購的勞保用品、備品備械等常用的簡單工具材料,又讓一批相關商家跟著『借光』賺錢。政府也跟著增加稅收。如此一來,每年利稅可達20億元人民幣。

  本領高強的『金娃娃』

  『龍油550』是個不折不扣的『金娃娃』。除了招財進寶,它還有多項本領。

  首先,它的國產化程度高,19套主要裝置中有18套是國產。其中230萬噸DCC裝置、100萬噸超級懸浮床、35萬噸聚丙烯單系列裝置均為國內最大,部分技術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其次,它的環保工作做得也不錯。第一次采用國內脫硫脫硝技術,采用超深度脫硫脫硝與曲面錐除霧技術,目前滿足國家最高等級的環保排放標准。

  另外,『龍油550』20萬噸聚丙烯裝置采用國內擠壓造粒設備,該設備連續穩定運行1個月以上,龍油團隊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也說明大型擠壓造粒設備的國產化取得了重大進步。

  『金娃娃』本領大,但終究纔剛剛『滿月』,遇到的難題也不少:嚴寒冬季開工,保溫設施受到重大考驗,不少儀表、管道、閥門凍壞,設備損耗偏大;疫情影響,備品備件采購困難;原料進廠與產品運輸受疫情影響,輸送能力受限。所有這些,隨著『金娃娃』的逐漸長大正在逐步克服。

  正如項目總工程師曾宿主所說:『我們的團隊來自天南海北,從項目最初建設到現在正式生產,大家雖然很累,但並不覺得苦。尤其感到高興的是,通過實踐已經證明,「龍油550」項目國產化已經完全禁得住考驗。』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