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省政協委員胡喜平:加強現代種業商業化創新體系建設
2021-02-19 14:53: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19日訊(記者 霍梟涵) 『目前國內大豆總需求超過1.1億噸,2020年國產大豆1960萬噸。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國產大豆必須承擔起保障國家蛋白質基本供給的歷史重任,顯著提高自給率,避免受制於人。』在政協黑龍江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期間,省政協委員、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大豆研發總監胡喜平提出,我國種業自主創新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有些品種單產水平還有較大提昇空間,核心技術原創不足,商業化育種體系不健全,這些都是制約種業發展的一些『卡脖子』問題。

省政協委員胡喜平。

  胡喜平建議,第一,要加大種業投入,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要培育中國的商業化創新主體,重點是要抓好龍頭企業。遴選一批創新強、潛力大的育繁推一體化企業,支持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技術、人纔、資金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之盡快成為我國種業創新戰略力量。

  第二,要加強聯合攻關,做好自主創新技術儲備。加快技術創新,重點是強優勢、補短板、破卡點。國內大豆種子企業多數規模小,技術創新剛剛起步,組建企業牽頭、科研單位參與的創新聯合體,是加快實施種源『卡脖子』攻關的重要舉措。持續抓好大豆良種聯合攻關,加快優質專用品種選育,保持競爭力。同時,根據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圍繞大豆種源產業鏈,部署種質創新、技術創新和新品種培育等任務,將種質資源優勢轉為基因資源優勢,為商業化育種的跨越式發展提供物質支橕。建立中國特色的高效商業化育種體系,促成大豆育種從常規方式到智能設計的飛躍,實現大豆育種技術的技術昇級。

  第三,要提供政策支持,助力種業創新發展。在建立高效商業化育種體系的同時,要積極推進『放管服』,加大種業政策支持與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為種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責任編輯:張廣義

【2021黑龍江省兩會專題】開好局、起好步,奮力譜寫龍江發展新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