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4日訊 這是一張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的成績單:疫情防控期間,8000餘名公安民警奔赴公路、機場、車站、卡口、隔離點每日值守,累計出動警力12萬人次,核查人員超過200萬人次;累計偵辦涉黑涉惡犯罪集團(團伙)66個,『六清行動』戰果豐碩;昇級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4543』大慶模式2.0版,累計化解矛盾糾紛2萬餘起……
這是一份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榮譽簿:全省首批成功申報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政法領域改革全省排名第一;市公安局指揮中心被公安部榮記集體一等功,市法院獲評『全國法院新聞輿論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法院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讓胡路區華姐調解工作室被授予『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榮譽稱號,市檢察院57個集體、119名個人受省級以上表彰……
成績單和榮譽簿的背後,是『平安大慶、法治大慶』的生動詮釋。
下非常之力,建非常之功。2020年是大慶政法工作歷史上非同尋常的一年,全市政法機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政法工作,在應對非同尋常形勢時展現非同尋常作為,在大事要事難事急事面前扛起千鈞之重,作為大慶經濟社會發展穩定的『壓艙石』,為全市『六穩』『六保』提供了堅強政法保障,在十個方面展現了『政法擔當、政法力量』。
——疫情防控:凸顯戰『疫』主力軍保駕護航作用
這一年,市委政法委7次召開專門會議,10餘次做出文件性要求,相繼開展『六個一』宣傳慰問、『政法輕騎兵』宣傳活動,線上心理疏導走進武漢方艙醫院、一線執勤乾警和涉疫群眾家中,在中央政法委第五次政法工作創新交流會上作疫情防控經驗交流。
公安機關8000餘名民警奔赴公路、機場、車站、卡口、隔離點每日值守,情報研判、入境核查、技網情聯隊三個專班7×24小時作戰,組建流調突擊隊全面追蹤確診病例和密接人員活動軌跡,累計出動警力12萬人次,核查人員超過200萬人次。
檢察機關組織乾警1500人次投身社區一線參與防疫,及時出臺涉疫刑事犯罪指導意見,高新區檢察院辦理的李某松詐騙案被高檢院作為全國涉疫情第一批典型案例公開發布。
審判機關在全國率先制定《法院系統返崗復工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操作指南》,明確訴訟防疫具體內容和工作標准,納入地方標准,被中央電視臺、省電視臺、長安網等多家媒體報道。
司法行政機關牢牢把握依法防疫主線,制定下發了《關於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做好普法宣傳工作的通知》,大力宣傳《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政策法規,幾天內『大慶普法』微信公眾號閱讀量超9萬人次,法律服務群同步推送14萬餘條信息,司法部對大慶市疫情防控專項普法工作給予肯定。
——服務發展:為實現『由負轉正』貢獻政法力量
這一年,全市政法機關服務復產復工《政法十條》落地見效,『法六條』『檢十條』『公八條』『司法服務37條』持續發力,服務『六穩』『六保』堅強有力。
市公安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群眾『辦事不求人』工作受到各方點贊,戶籍『全城通辦』業務進一步深化,網絡問政回復量上昇131.6%,『96122』信息服務中心運行機制開創省內交管服務新模式,連續第六次獲『全國一等車輛管理所』稱號,全省唯一。
市檢察院含油污泥公益訴訟得到省高檢和市委肯定,龍鳳區檢察院全流程『雲』辦理的張某妨害公務案入選最高檢司法辦案典型案例。
市法院在東北地區率先應用智慧破產審理系統、在全省法院率先成立地市級管理人協會、在全國法院率先推出破產協調聯動經驗,辦理破產指標在東北『三省一區』營商環境評價中列地級市第1位;在全省法院率先推出法拍貸、淘寶平臺直播司法拍賣標的物等創新舉措,『訪企業』『進法院』被《黑龍江日報》專題報道。
市司法局緊密結合疫情形勢開展工作,在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等服務窗口開闢『綠色通道』,創新辦理涉疫情不可抗力或情勢變更相關公證,對生活物資保供、防疫物資生產供應等參與抗疫企業,納入民事法律援助范圍,對與疫情防控相關的法律援助案件,一律免予經濟困難審查,工作效果受到群眾和企業充分肯定。
——護衛油田:以打開路確保油田生產經營秩序井然
這一年,全市政法機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政治囑托,找准政法戰線服務油田的結合點和切入點,全力以赴保障油田生產經營秩序。
高位推動『百日攻堅』行動。2019年11月25日,油田、政法、紀委3位市委常委和公檢法『一把手』掛帥,全面拉開打擊整治涉油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序幕,專項行動以來共破獲侵害油田刑事案件36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30人,2020年涉油案件同比下降34.6%;
加快推進『三大支橕項目』,投資2000萬元裝備油田保衛特警隊,投資2952萬元建設油田情報指揮中心,投資6500萬元完善油區技防工程一期,增強科技支橕,提昇打防效能,為持續改善油田治安秩序提供強有力支橕。
著手健全長效機制,啟動打擊涉油犯罪區域協作機制,積極推進完善東北四省區和跨省聯合打擊整治機制,堅決遏制裡勾外聯、原油外流,涉油犯罪由『十二五』期間年均2802起降到『十三五』的536起,降幅80.9%,佔刑事案件比重由17.6%降至5.4%。10年累計收繳被盜原油7.4萬噸,計入企業產能。
——掃黑除惡:決戰決勝交出滿意答卷
這一年,為期三年的專項斗爭完美收官。三年來,全市累計偵辦涉黑涉惡犯罪集團(團伙)66個,核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354件,查扣『黑財』6.83億元,全市『八類』刑事案件降至20年以來最低。
堅持高位部署,形成齊抓共管格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後69次做出批示,組織召開推進會29次,『四級書記』履職盡責,成員單位分工推進,市掃黑辦建立『無黑惡問題』承諾制,開展多輪次督導和專項巡察,實現58個鄉鎮村全覆蓋。市場、城管等重點行政執法部門與政法機關暢通線索移交,整體聯動,形成『一盤棋』工作格局。開展『走千家入萬戶』拉網式宣傳會戰,組織『十個一』系列宣傳活動,最大限度發動群眾,形成強大攻勢。
堅持提質增速,紮實推進『六清行動』。凝心聚力,盡銳出戰,中央督導組移交案件、省掃黑辦交辦案件、市級線索全部辦結完畢、清倉見底,全市66件案件全部審結。牡丹江陳志偉案、綏化市范玉案公開宣判,網上成功宣判叢方宇、史廣福涉黑涉惡團伙,省掃黑辦督導組對大慶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堅持常治長效,全面深化『六建』工作。圍繞防范、懲處、獎勵、督導等6方面常態化機制和『N』個個性機制,著力打造『1+6+N』工作模式。各成員單位建立完善市場准入、規范管理、動態監管、調查取證等長效機制129項,政法部門制定出臺職業放貸人名錄、非訴案件執行、涉黑涉惡案件證據收集標准和指引等制度機制17個,以制度化推動專項斗爭實現常態化。
——市域治理:示范城市創建蹄疾步穩
這一年,大慶市在全省首批成功申報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市委平安建設領導體制,縣、鄉領導體制和配套運行機制迅速健全。
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快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開創平安大慶建設新局面的實施意見》,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明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六大體系』,把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城市列為『五個城市創建』目標之一,市委九屆八次全會昇格為『六個城市』戰略定位,市域社會治理與『三大攻堅戰』、鄉村振興戰略、營商環境改善緊密結合到一起,全面融入爭當排頭兵、建設新大慶的『新會戰』當中。
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推進交流會在大慶市召開,省委政法委主要領導對大慶市域社會治理和綜治中心建設給予充分肯定,省委政法委印發大慶四級綜治中心建設經驗供全省學習,近60個市、縣(區)單位來慶或線上考察交流。
——平安大慶: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
這一年,全市政法機關把人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百姓最盼望、最關心、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使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市綜治中心最新調查顯示:大慶群眾安全感達到99.64%,對公安、檢察、法院、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滿意度全面超過96%。對交通狀況的滿意度達到92.77%,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更加穩定。
確保全國兩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等重大敏感節點平穩度過。全市違法犯罪報警同比下降25.3%,八類主要刑事案件下降20.1%,破獲刑事案件總量增長26.7%,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增長860%,偵破部督『4·03』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專案,系我省首起打掉全鏈條網絡黑灰產生態圈,並在全國打擊網絡黑灰產犯罪視頻會議上作經驗介紹。大慶社會治安保持穩中向好優良態勢。
昇級打造了『一中心統領、雲平臺運轉、全領域覆蓋』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4543』大慶模式2.0版,全年排查各類矛盾糾紛39669起,化解38858起,化解成功率98,2%。全市安全生產事故、亡人數分別下降40.6%和55.6%,交通事故、亡人數分別下降0.6%和9.2%,去年零亡人,公共安全指數持續增長。2020年大慶平安建設工作持續位居全省排頭兵行列,省委平安黑龍江建設工作會議對大慶提出表揚。
——政法改革:工作成果全省領軍領跑
這一年,大慶市政法領域改革持續向縱深發展,政法領域改革全省排名第一。
員額法官檢察官辦案主體地位凸顯,林業公安管理體制調整到位,司法行政機關機構、人員、職能進一步融合,大慶監獄整合優化有序推進。合議庭和獨任法官裁判佔到全部案件的98%以上,領導乾部辦案數佔全部辦案數的39.1%。探索建立公檢法三機關認罪認罰從寬案件集中移送機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程序辦理刑事案件1187件。高新區檢察院在全省率先建成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中心和『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推動形成未成年人保護合力。建立檢察官派駐公安執法辦案中心機制,開展退捕頻繁類案評查,審判權責清單、履職指引制度和『誰審理,誰裁判,誰負責』的辦案責任制全面建立,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全面推開,一審案件息訴服判率穩步上昇,審判質效『一體化管理』經驗被省法院推廣。
——智慧政法:應用領域拓展到全新高度
這一年,大慶市全面落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改革任務,強化市綜治中心統籌作用,昇級打造了『一中心統領、雲平臺運轉、全領域覆蓋』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4543』大慶模式2.0版,累計化解矛盾糾紛2萬餘起,化解涉疫矛盾糾紛9571件。大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和市域社會治理整體工作多次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法治日報》、《黑龍江日報》等主流媒體宣傳報道。
創新研發的『智慧市民通』『公路卡點查控登記』等多個防控平臺在全省推廣。創新雲上法庭、智慧檢務、數據公安、普法主播團等政法工作新方式,創新『線上』受理、『線上』辦案,用『三遠系統』快偵快訴快審了一批嚴重乾擾疫情防控秩序的違法案件,審判機關受理網上立案11040件,遠程視頻庭審115件,『1133』智慧政法體系在『大考之年』經受住了檢驗、發揮了重要作用。
——法治大慶: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貫徹落地見效
這一年,全市政法機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依法治市委員會兩次召開專門會議,推動依法治市責任落實落靠。深入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大慶市創新民法典宣傳『四個結合』經驗全省推廣。
科學編制和實施立法計劃,制定出臺《大慶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大慶市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條例》。協調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推動行政執法卷宗評查,行政機關負責人應訴率達到100%。
在全省率先建立普法責任清單,普法工作責任列入市政府目標考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完善,建成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2個,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0個,鄉鎮(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89個,736個村(居)全部配備法律顧問,實現了公共法律服務『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
——隊伍建設:黨對政法工作領導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完善
這一年,全市政法機關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充分發揮黨委政法委統籌領導作用,全面加強政法隊伍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嚴格執行列席政法部門民生活會制度,強化乾部協管、協查,建立交流輪崗、請示報告等四項制度,黨對政法工作絕對領導的制度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昇。
聚焦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民法典等內容,深入開展輪值輪訓、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活動,政法乾警能力素質提昇明顯。全市114名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全部配齊,並完成基礎技能培訓和政治輪訓。政法宣傳旗幟鮮明弘揚隊伍正氣,保持全省領先位置。
市公安局指揮中心被公安部榮記集體一等功,公安禁毒支隊全省唯一榮獲『全國禁毒工作先進集體』。市法院獲評『全國法院新聞輿論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法院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讓胡路區華姐調解工作室被評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民警吳春雷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肇源縣法院法官李雲峰獲評『全國法院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法官』。市物業糾紛調委會王紅梅、肇源縣新站鎮調委會張義東被評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市檢察院57個集體、119名個人受省級以上表彰,特別講忠誠、特別講為民、特別講公正、特別講創新、特別講紀律的『鐵人式』政法隊伍得到各級媒體關注,受到社會各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