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訊(記者 霍梟涵)『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為推動美術創作高質量發展,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從加強文化土壤培育、建立藝術家資源庫、深化美術教育改革,以及增加新老藝術家互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在教育的各個層次,以適當的方式、合適的比例,加強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優秀文藝典籍和藝術精品的研習,加強文化土壤的培育。』盧禹舜建議傳承發展優秀民族文化,要從教育層面先行入手。同時深化美術教育改革,以培育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的能擔大任的時代新人,並將『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實踐活動落到實處,使藝術家自然而然、自發自覺地與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緊密融合在一起,心連心,情共情,發自赤城地用心、用功、用情抒寫偉大的時代和人民。
盧禹舜建議,建立健全藝術家資源庫,對部分藝術家的優勢、特點充分了解,在部分具有題材優勢的藝術家內進行重點培養和選拔。加強對當代美術創作的總結、評論和梳理,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途徑,加強國內、國際藝術家間的交流,為藝術實踐提供更多參考和思考的空間。
『增加老藝術家與青年藝術家的互動合作,鼓勵老藝術家了解新技術、新事物、新思路,帶動青年藝術家尊重傳統、尊重傳統文化,向德藝雙馨看齊。』盧禹舜認為,推動美術創作高質量發展要集思廣益,充分吸收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和實踐經驗,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需於民結合起來,把『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落到實處、深處,創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藝術精品,回饋給國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