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8日訊 八旬老人在廣場遛彎,突發疾病暈倒,眾人合力救援,有人撥打120、有人幫忙聯系家人,還有人圍成『人牆』為老人擋風,直到救護車到達現場,將老人送往醫院,大家纔放心地離開,這一幕,發生在讓胡路區北湖馨苑小廣場。
3月3日,記者采訪中,被咱大慶人的善良所感動。

老人暈倒眾人合力救援
『快來人啊!有人暈倒了。』3月3日15時許,在讓胡路區北湖馨苑小廣場,有人呼喊著。
周圍散步的人,聽到求救立刻跑上前詢問情況,只見地上躺著一位老人,臉色蒼白,但有意識,因為怕老人有心髒病,大家不敢輕易挪動老人,只能撥打120急救電話,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大家都過來,咱們圍成一圈,為大爺擋風。』
『這個提議好。』話音未落,人們紛紛圍過來,自動為老人搭起了『人牆』,還有熱心人把棉衣脫下來,蓋在老人身上,為老人取暖。
『大爺,你不能睡覺,再堅持一會兒救護車就來了。』人群中,有人害怕老人睡覺,蹲在老人身旁安撫老人。
救援過程中,熱心人費盡周折,終於聯系到了老人的家人,其家人趕到後,不停地鞠躬對大家說:『謝謝』。
據老人的家人講,老人今年80多歲了,有心髒病,前一天剛去醫院檢查完身體,老人家離小廣場很近,當天下午,老人獨自出來遛彎,沒想到意外發病暈倒。
隨後,救護車到達現場,將老人送往醫院。

老人出門家人要陪伴左右
『這個季節,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歲數大的老人出門,家人一定要陪著。』醫生說。
記者在各大醫院了解到,最近,老人突發疾病暈倒的特別多,有的是出門晨練突發疾病,還有的早晨起床去趟廁所,突然暈倒。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春季氣候多變,冷熱不定,是高血壓、心髒病、腦血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
最近一段時間,我市氣溫起伏較大,導致各大醫院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明顯增多,醫院就診患者,平均每天達200多人,較之前增加了20%,60歲以上老人是高發人群。
當日,在市第四醫院心內二科,記者看到72歲的馮大爺正在打點滴,病情也在慢慢地恢復。
馮大爺的女兒說,父親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多年,平時身體還挺硬朗,最近幾天,由於天氣忽冷忽熱,父親不慎感冒,引起血壓昇高,誘發心絞痛,在家突然暈倒,母親給她打電話,她趕緊撥打了120,在醫生的搶救下,目前已轉危為安。
市第四醫院心內二科主任李效華介紹,心腦血管疾病每年有兩個發病高峰期,即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1月、3月至4月,這兩個高峰期,是由於季節轉換、冷空氣活動頻繁造成的。
進入春季冷熱交替,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小血管的痙攣和收縮,使心率加快、血壓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心髒負荷增大,從而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引起心絞痛發作。
嚴重者,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誘發血栓形成,血管嚴重狹窄或閉塞,導致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為此,李效華提醒,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乍暖還寒的春天,『春捂』很重要。
熬夜是突發心梗的誘因
『前幾天,我接診一個36歲的患者,突發心梗,經過手術住院治療,目前已經恢復出院,這位患者喜歡打游戲,每天都後半夜睡覺,心髒受不了了,人也倒下了,最近幾年,年輕人得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有上昇的趨勢。』李效華介紹,春季除了老人心腦血管疾病明顯增加以外,年輕人也不要大意,一些年輕人由於生活無規律、工作壓力大、熬夜、飲食結構不合理、煙酒過度等原因,也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醫生提醒,發現身體異常,一定第一時間來醫院檢查,不要過了最佳救治『黃金期』。
另外,心腦血管病人要注意調整好飲食和生活習慣,進補應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則,多飲水、多吃水果和蔬菜;節制煙酒,低鹽飲食,多吃些大蒜、洋蔥、芹菜等食物,這對預防心髒病發作和中風都有益。
『還要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緒穩定,精神和體力不要過度疲勞和緊張,尤其進行運動鍛煉時,也要堅持適度的原則。』李效華說。
除了注意飲食起居外,李效華主任提醒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要注意堅持藥物治療,不可擅自停藥。
當氣溫驟降時,老年人要盡量減少出門次數,外出一定戴上帽子,減少頭部血管受到冷空氣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