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兩會@你?全國政協委員遲子建:發放文化消費券 提昇國民整體文化素質
2021-03-10 14:13:05 來源:極光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我國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明確提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進入十四五階段,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取得了決定性成果,人民生活條件得到大幅改善,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待值也越來越高,不僅期盼物質富足,也向往精神富有,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強。今年的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黑龍江省作協主席遲子建帶來了一份關於建議發放文化消費券、提昇國民整體文化素質的提案。她說,在全國范圍內發放文化消費券,對於提昇國民整體文化素質、帶動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促進國民身心健康等多個方面具有積極意義,也能進一步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文化消費券作為一種文化消費專用券,可用於欣賞舞臺藝術表演、觀影、購置圖書,參與互動文化體驗和藝術品鑒,進行線上文化消費、文旅文體等融合型文化消費及其他能夠滿足國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消費等。北京、浙江、山東等省市曾開展過文化惠民電子消費券發放活動,均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有助於提昇國民整體文化素質。第十七次全民閱讀調查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進入網絡時代,我國成年國民網上活動以閱讀新聞、社交和觀看視頻為主,深度閱讀佔比偏低。娛樂化和碎片化的特征體現於文化產品消費的諸多領域,人們閑暇時間多用來上網、玩手機、打游戲,玩麻將的人也不在少數,這說明我國人民還沒有養成良好的文化消費習慣。有針對性地發放文化消費券,有利於培養和引導公民的文化消費習慣,提高人們的審美素養。建立起良性的文化消費鏈條,對增強國民知識儲備、提高文化藝術鑒賞力,都有益處。

  二、有助於拉動經濟增長。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整體向好,復工復產得以有序推進,恢復經濟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數字閱讀、網絡視聽等線上文化產品體驗日趨完善,但書店、劇場、展館、影院等線下文化場館和實體文化產業受到的衝擊較大,許多中小型企業陷入困境。在文化消費較為低迷的現狀下,大范圍發放文化消費券,將增強人們對於文化產品的消費動力,解決目前文化供給和消費的困境,進而達到釋放消費潛能、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同時,也會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營造良好的就業和營商環境。

  三、有助於促進國民身心健康。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快節奏生活、高強度工作使人們常常處於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疲憊不堪,也導致我國亞健康人群逐年增多。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佔到70%左右,每十幾個人中就有一個處於亞健康狀態,『過勞死』事件時有發生。而文化消費作為國民休閑娛樂的一種形式,是放松身心的有效途徑。發放文化產品消費券可以降低國民購買優質文化產品和體驗的費用,使原本買不起正版書籍、看不起院線電影、聽不起音樂會的中低收入群體獲得更多文化消費的可能和機會;可以促使兒童和青少年走進音樂廳、科技館、藝術館,培養和發揮自己的興趣和優長,進而得到全面的發展;而文化消費常以家庭模式體現,也有利於構建和諧穩定的家庭關系。發放文化消費券,也間接打擊了盜版,保護了知識產權,促進了優質文化產品創作、生產、消費的良性循環。

  對此,遲子建建議,將文化消費券列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尤其是對邊疆等經濟欠發達、對文化產品有迫切需求的老少邊窮地區,建議由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補貼。打破區域限制,比如可首先在東三省啟動文化消費券使用的聯動機制。目前,高鐵在東三省基本達到全面覆蓋,可充分利用我國高鐵的天然優勢,鼓勵國民在法定假日和公休日使用文化消費券,進行跨省跨區的消費,促進文旅行業的區域間合作,對東北的團結協作和提振東北經濟,也有益處。加強宣傳和監管力度,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充分利用公眾號、小程序等互聯網科技手段豐富發放形式,提高發放效率,讓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進來,充分釋放文化消費券的活力。發揮政府部門監管作用,避免利用監管、技術漏洞,偽造消費套現獲取利益,防止出現消費券去向不明的問題,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2021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