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1日訊 大慶市讓胡路區有三名團員青年、00後大學生,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大學,卻因為同為『志願者』走到一起,被譽為讓胡路區團委志願服務突擊隊『急先鋒』,熟悉他們的人親切地稱他們為『小虎隊』。
『乖乖虎』邸林,哈爾濱石油學院大三學生;『霹靂虎』趙志銘,黑龍江省藝術職業學院傳媒系播音主持專業大一學生;『小帥虎』李星卓,山東濰坊理工學院大二學生。三人一起在公共場所打掃衛生、撿拾垃圾,幫助老人理發,資助困難學生,用實際行動為創城貢獻出青春力量。
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他們說:『我們幫你吧』
3月2日,『小虎隊』在幫讓胡路區紅旗一小區撿拾漂浮物時,正趕上12號樓3單元的邵桂琴與老伴兒在樓前整理收集來的紙箱、塑料瓶等廢品,左一堆、右一堆,單元門前擺了好大一攤。
『大爺、大娘,我們幫你吧。』
『謝謝你們,孩子,別弄髒了衣服,我們自己整吧。』
『沒事兒。』
有的箱子上沾著雪水、泥巴,可三個大男孩一點兒也不嫌髒,打捆的時候甚至跪在箱子上,拆箱、分類,細心地將碎紙殼疊起來,整理成小捆。
得知邵大娘要將整理好的東西搬到4樓,邸林說:『大娘,這麼多紙殼,放在家裡太不安全了,我們幫你賣了吧。』
三人把廢品送到收購站,邵大娘特別感動:『這幾個孩子太熱心了,大娘謝謝你們。』
創建文明城,他們說:『作為大學生,我們有義務帶動身邊人』
前段時間降溫,李星卓見環衛工人、交警長時間在戶外工作,就跟兩個小伙伴商量,湊錢買了熱豆漿送到他們手中。李星卓想得特別實在:『外面風這麼大,就是不喝,捂在手裡暖和暖和也好啊。』
三人無意中得知東湖有一個家庭困難的女孩,主動幫她打掃室內衛生、還給她買文具、輔導她寫作業。見到小女孩家裡的字典還是1984年的版本,趙志銘買了一本新字典送給她。臨走的時候,三人還給她留下1200元錢,資助她上學。

『小虎隊』幫老會戰剪頭發。
創業城中有的老會戰歲數大,出行不便,他們就上門提供理發服務。『其實我們以前也沒給別人剪過頭發,就只會用理發器抵著梳子推,但好在老爺爺對發型的要求低,簡單利索就行。』李星卓說,『他們還誇我們剪得好,我們特別不好意思。』

為困難學生輔導作業。
他們說,文明城市的榮譽屬於每一個大慶人:『作為大學生,我們有義務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希望我們能影響身邊人,讓大家都從身邊小事做起,不隨意闖紅燈、不亂扔垃圾。』
連續兩年參加疫情防控,他們說:『若有需要,我們還上』
其實,不僅文明城創建中有他們的身影,疫情防控的戰場上,他們也曾義無反顧。
2020年疫情防控時期,上大一的李星卓主動到讓胡路區重點管控小區、創業城街道16區和18區做志願者,7個月的時間,他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巡查封閉小區、值守封閉小區門崗、為封閉小區居民送菜。今年寒假回來,前一天晚上纔到家,第二天一早就又去社區報到了。
邸林和趙志銘個子高,主要承擔的是消殺任務。20斤的機器加上40斤的藥水,兩人一背就是一天。『我個子高,有勁兒!』邸林身高1.96米,好多次搬防控物資都是他一人獨立完成的。一次在怡園小區搬酒精,因為實在太重,紙箱都墜破了,他就用麻袋扛,上千斤的酒精都是他一個人搬完的。
因為消殺工作有時候需要進入確診病例患者居住過的房間,怕父母擔心,邸林始終只說自己在看守社區卡口。邸林說,他是有些後怕的:『不是怕自己被傳染,而是怕將病毒帶給家人。』
『那下次有需要,你們還上嗎?』記者問。
『上!』三人異口同聲地說。
『大小伙子乾點兒體力活有啥,當鍛煉身體了。』
『要是真有危險,我們就自己隔離唄。』……

撿拾漂浮物。
讓胡路區團委副書記孫秀玲告訴記者,現在讓胡路區共有1600餘名青年志願者,大學生約佔一半,參與熱情非常高。『團是黨的生力軍和先鋒隊,黨有號召,團有行動。我們下一步將繼續發動更多青年加入志願者中,實現全覆蓋和更精細化的志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