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央媒看龍江?生態『手術』撫平昔日『煤城』之疤
2021-03-17 10:48:42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天藍、水淨、樹茂、空氣清……走進黑龍江省鶴崗市,昔日臭氣熏天的水溝、低矮雜亂的棚戶區、漫天揚塵的巨大礦坑等『煤城』之疤,在經歷一場生態環境整治『手術』後展露新顏,成為城市的一道道靚麗風景。

  污水溝變清水河

  正值初春,記者在鶴崗市欣虹湖公園看到,水面雖結了冰,但能看出這是一條乾淨的河道。兩岸的草地和樹木讓人能想象得出夏日這裡綠草茵茵、樹木蔥蘢的模樣,岸上不遠處高樓林立。

  『我在這裡住了六年了,親眼看著這兒從一個臭水溝變成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市民王雪帶著孩子在岸邊玩雪。近幾年,她感受到這裡環境越來越好,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欣虹湖公園成了家人出門散步、鍛煉的好去處。

  這個風光秀麗的公園過去曾是個臭氣熏天、環境髒亂的地方。從『丑』變『美』,多虧一項『手術』的實施。

  2018年,鶴崗市啟動以黑臭水體治理為重點的『兩河十四溝』清水秀岸綜治工程,同時對沿岸棚戶區進行改造,同步改善了生態環境與人居環境。2019年,鶴崗市被確定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兩河十四溝」工程的實施,不僅美化了環境,更讓岸邊居民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以往下大雨「臭水」上炕的情景再也不會出現了。』負責工程建設的鶴崗市三立水務公司工程部長蔡永生說。

  棚戶區變健身場

  跳廣場舞、打乒乓球、舞龍、跑步……室外氣溫零下十幾攝氏度,然而在鶴崗市東山區新一體育公園,百姓的健身活動卻熱火朝天。

  『以前冬天室外煤煙特別大,家裡也都是灰,現在搬進乾淨亮堂的樓房了,空氣質量也變好了,來體育公園鍛煉成了我每天最大的樂趣。』幾年前退休的采煤工人閆允文感觸頗深。這片往日髒亂的棚戶區如今成為鶴崗市最大的綜合性體育公園,是他以前想不到的變化。

  為改變過去東山區沒有公園的狀況,2018年新一體育公園開始動工建設。一年後,在原來的棚戶區,一座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公園拔地而起。

  『有了體育公園,我們這些「閑人」都可忙了,我一天得來三趟,身邊好多人都是這樣。』已經退休的市民曹花近兩年迷上了舞龍,她的『隊友』有幾十人,在體育公園的一處空地上,一條條彩龍在雪白的大地上舞出一幅繽紛畫卷。

  露天礦變生態林

  『來我們這兒游覽、鍛煉的人很多,尤其在夏天,綠樹成蔭,人們在室外鍛煉也不會覺得那麼熱。』鶴崗國家礦山公園服務中心主任孫曉峰告訴記者,這裡曾是一個讓人『繞著走』的地方。

  鶴崗國家礦山公園依托新嶺煤礦北露天礦而建。這座煤礦曾是『煤城』鶴崗的一道巨大『疤痕』,過度采挖形成的礦坑、大量堆積的煤矸石、漫天的揚塵……讓人看了觸目驚心。

  如今,礦山公園內樹木成林,有人工湖、觀景長廊等景觀,園內的舊式火車、鑽機等物件讓人依稀看到歷史的痕跡。

  近年來,鶴崗市加大對采煤沈陷區和礦山修復的力度,以創建『國家級森林城市』為載體,建設花園、森林廣場26個,森林小區22個。目前,城市森林覆蓋率達50.61%,城區綠化覆蓋率41.42%。

  『我在這裡生活六十年啦,一輩子沒離開過這片土地,看到現在的變化真覺得很自豪。』市民張秀泗經常來礦山公園鍛煉身體,過去『繞著走』的地方變成了百姓喜愛的『香餑餑』。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