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田立海心系百姓辦實事 村民:這樣的村支書俺們服
2021-03-25 09:35:49 來源:東北網-大慶晚報  作者:兆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25日訊 林甸縣東興鄉,有個勤儉村。村支書兼村委會主任叫田立海,今年38歲。

  東興鄉有10個行政村,他是最年輕的支書。

  勤儉村,有432戶人家,1188口人。這麼個年輕的村支書,能壓住『茬兒』嗎?

  采訪中,村民幾乎眾口一詞:『這個年輕人,有正事兒,我們服。』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1983年出生的田立海,是土生土長的勤儉村人。15歲時,父親去世。還是孩子的他,突然『昇格』為家裡的頂梁柱。母親和妹妹的那片天,需要他來橕起。

  他選擇了外出打工。

  這期間,他乾過物探、當過鑽井工。有了點積蓄,2005年,田立海回到勤儉村承包了200畝旱田。

  天有不測風雲,8月連續下大雨,把田地泡了個顆粒無收。田立海不僅沒賺到錢,還欠下不少外債。

  他沒氣餒,第二年接著種。

  播種、噴藥、除草、施肥,都是田立海一人完成。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年糧食大豐收,糧價也比較高。

  田立海還上了以前的外債,拿著剩下的錢跑回家:『媽,我掙錢了,咱們可以過上好日子了。』隨後,娘倆抱頭痛哭。

  肯乾,能乾,會乾。剛種了兩年的地,田立海就在鄉親們的眼中成了種地行家。有些『老把式』都找他問經驗。

  隨後的日子裡,田立海越乾越大,地也越種越多。他申報開辦了水稻家庭農場,僅聘用的水稻技術員就有10人,臨時用工高峰時達上百人,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青年致富能手。

  田立海(中)與村兩委會成員一起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黨員乾部要先『打樣』

  2008年5月,田立海當選勤儉村村委會委員。由於勤學肯乾,2010年4月,成為一名正式黨員。

  2020年5月,勤儉村的老支書因身體原因,辭去支書職務回家休養。東興鄉黨委任命田立海為勤儉村黨支部書記。

  一村的『掌門人』,『官兒』雖不大,可肩上的擔子,卻挺重。畢竟,扛著一千多口人的未來呢。

  他剛上任,就遇到了個難題。重新確權土地後,村民多餘的土地,需要上繳多餘地款。

  十幾年來,村民拱地頭,私開荒,樹蔭地裡撒種等現象,已成常態。少數村屯黨員乾部,也存在類似情況。

  想收錢?村民們嘴上不說啥,可眼光早就瞥向了那些黨員和乾部。

  田立海召開『兩委』班子會,統一村兩委成員思想,黨員和乾部要帶頭。『第一刀』,先『砍』黨員和乾部。讓黨員和乾部帶頭主動上繳多餘地款,給村民們打個樣。

  他還嚴格要求包屯的乾部,先做好自己『七大姑八大姨』的工作,然後再給群眾提要求。

  真應了那句話:『群眾看黨員,黨員看乾部。』

  黨員乾部一帶頭交款,村民們啥話都不說了,立馬掏錢。甚至,出現了排號交錢的現象。沒人無故不交,沒人無理賴賬。

  村民楊立寶,因父親重病把手中的錢花光了,交不上多餘地款,急得團團轉。田立海得知後,告訴他別上火,那1300元錢,我先替你墊上。

  經過努力,勤儉村收繳多餘地款一百多萬元,受到了縣裡的表揚。

  快春耕了,查查土壤?情做到心中有數。

  給村民辦些實在事

  村裡有了錢,該咋花?

  田立海主張,拿出一部分,用於償還村裡債務,餘下的,都用於公益事業。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這一主張,得到了村民代表的一致認可。

  在村部門前建設了一處黨建文化服務室,打造村級網絡信息化服務站。

  大搞水稻田間工程,水渠清淤10000延長米,整修田間路三十五處。村民們,對此紛紛豎大拇指。

  以前的勤儉村,有個幸福大院。由於設施少、條件差,村民寧可住土房、借房住,也不願意進幸福大院。

  25間房的幸福大院,只住了3個『跑腿子』。

  得讓幸福大院名副其實啊。

  田立海與村兩委成員達成共識:『改造環境,栽花種草,缺啥補啥;鍋碗瓢盆被褥,都換新的;選聘一名能乾事、會乾事的人當院長;讓幸福大院達到生火就能做飯、上炕就能睡覺的標准。』

  這一提議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擁護。改善工作很快推進。完成後,村民積極申請入住,甚至一些不符合條件的人,也想蹭住幸福大院。

  經村『兩委』會審核,已有21戶符合條件的村民,搬進幸福大院。

  住者安心,親者放心。『幸福大院』,真正有了幸福的味道。

  村乾部到村民家走訪,是每天的必修課。

  工作要有顆細致心

  田立海的手機裡有個『黨員群眾共建群』,群員就有430多人。

  張家有事,李家困難,王家鬧矛盾,微信群就能掌握。

  他要求村兩委成員,要第一時間在群裡回答群眾提出的問題,然後逐一解決。

  他與村兩委成員研究後,立下『規矩』:黨支部,要為村民增收開闢一條新渠道;黨支部成員,要為農戶找出一個致富項目;黨員,要為群眾做一件好事,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五屯農民侯佔春,妻子患有嚴重糖尿病。透析不到一年,就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

  田立海了解情況後,主動借給他一萬元錢應急。還與『兩委』乾部研究,為他家申請低保,並從村公益金中,支出了2000元錢的臨時救助。

  年近80歲的村民謝佰臣,年輕時賭博成癮,勞苦一年的收入都送到了賭場上,欠下萬元賭債。

  為躲債半夜舉家搬遷,從此了無音訊。他家的承包地,在1998年也被村上收回補給缺地戶。

  2020年7月,謝佰臣落葉歸根,從天津市返回村裡,請求照顧。

  地無一壟,房無一間的謝佰臣,找到了田立海。

  田立海安慰他:『老人家別發愁,勤儉村就是你的家。沒有地種村上給你補錢,沒房住可申請進幸福大院,保證你吃穿住都不犯愁』。

  隨後,田立海又掏出1300元錢遞給謝佰臣,『你先用做零花錢,今後有啥困難盡管找我就行』。

  一番話,化解了謝佰臣的後顧之懮,也驅散了他的滿臉愁雲,笑容滿面地到幸福大院安家落戶了。

  現在的勤儉村,是水稻專業村。村民們旱澇保收,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37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1月,勤儉村黨支部換屆選舉,,田立海以全票當選為村支書。

  3月,村委會換屆選舉,他又以全票當選村委會主任。

  看來,村民們對他已越來越信任。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