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發展史中,龍江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頑強奮斗,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勝利。在黑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
《百名主播講黨史》啟動
100位龍廣電主播
走進紀念館、革命遺址
講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奮斗故事
追尋黨的光輝足跡
傳承龍江優秀精神






星星之火燎原之勢
龍廣電十佳主播於碩
為你講述黑龍江早期建立的黨組織背後的故事
100多年前,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位於祖國北部邊陲的黑龍江更早地嗅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氣息。黑龍江早期建立的黨組織讓革命的火種撒播在東北大地,掀開了白山黑水間波瀾壯闊的新的歷史篇章。

這裡是位於牡丹江寧安市的馬駿紀念館,馬駿是最早到東北開展工作的中共黨員。1895年馬駿出生在寧安的一個回族家庭,『五四』運動後,馬駿與周恩來等人發起創建了『覺悟社』,1920年馬駿在上海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之後,馬駿到東北開展建黨工作,以家鄉寧安為中心,足跡遍布哈爾濱、綏芬河、齊齊哈爾等地。

途經哈爾濱時,馬駿結識了進步青年韓迭聲,指導其成立了『哈爾濱救國喚醒團』,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為了更好地『發揚民意』,在馬駿的指導下,救國喚醒團創辦了《哈爾濱晨光報》,以『提倡白話文、宣傳救國救民、反帝反封建』為宗旨,報頭簡寫的『晨光』二字,表達了當時哈爾濱人民盼望『曙光』的心情。東北地區第一個中共黨組織——中共哈爾濱組的成立,就與這份報紙密不可分。

1923年,兩名年輕的共產黨員陳為人和李震瀛,被派到哈爾濱籌建黨團組織,他們首先來到《哈爾濱晨光》報社工作,以記者身份做掩護,開始革命活動。在陳為人、李震瀛等人的努力下,《哈爾濱晨光》報在較短時間內迅速發展,發行量劇增,在哈埠佔據首位。

與此同時,積極啟發和提高黑龍江青年的階級覺悟,先後發展汪潔曼、李鐵鈞等5人為社會主義青年團員。1923年7月,建立了黑龍江地區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支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哈爾濱支部。

隨著革命形勢的進一步變化,1923年9月,陳為人與李震瀛、韓迭聲在哈爾濱道裡區西十四道街創辦了『哈爾濱通訊社』。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哈爾濱創辦的第一個新聞通訊社。並與哈爾濱無線電臺建立了業務關系,利用翻譯電臺稿件的優勢,宣傳反帝反封建思想,揭露外國報刊的各種陰謀。

經過半年努力,建立黨組織的條件已經成熟,10月份,陳為人、李震瀛、陳作霖三名黨員在哈爾濱成立中共哈爾濱組,它像一顆火種,乘著革命的東風,在東北大地形成燎原之勢,從此掀開了黑龍江歷史嶄新的篇章。黑龍江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也由此進入了一個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嶄新階段。

觀看更多紅色足跡
請登錄『極光新聞』客戶端
『黨史學習』頻道
我們一起打卡學習吧!
長按識別二維碼

選擇『黨史學習』頻道
點擊『紅色印跡』欄目
聆聽黨史故事
感受百年風華

重溫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精神
打卡紅色教育基地
一起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