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1日訊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近年來,大慶市不斷深化鄉村人纔培養、引進、管理、使用,完善人纔服務鄉村激勵機制,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讓農村的環境留住人。據了解,2020年,全市通過『打捆引纔』、招錄選調生、考錄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村級後備力量選拔等方式,已累計為基層補充840名高校優秀畢業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纔支橕。
廣開渠道『選』 強化力量儲備
林甸縣堅持把人纔發展擺在重要戰略位置,堅持以人纔強縣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通過企業高校行、『溫泉之鄉、智匯林甸』縣委書記進高校宣講、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等形式面向社會引人纔,2020年企事業單位引進全日制高校畢業生500餘人,人纔隊伍結構持續優化。
此外,緊抓特聘人纔下鄉服務『三農』重點領域工作和科技特派員到貧困村開展技術服務協作契機,以『人纔帶項目、項目引人纔』的方式,爭取50餘名來自省內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優秀人纔進行技術指導、組團幫扶,推動產業項目發展。圍繞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等重要戰略部署,以在外優秀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對象回引為核心,加大面向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定向考錄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公開選拔村級後備乾部和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力度,從理想榮譽、政治出路多渠道吸引有覺悟、有能力的優秀人纔84人留縣就業創業。
大同區通過選調生、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招考等形式為基層選人纔,同時堅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年輕乾部的重要平臺,對看得准、有潛力、能擔當的年輕乾部主動壓擔子、給位子,選拔優秀年輕乾部到基層一線任職,2020年以來,累計為鄉鎮、街道和農業生產、經濟建設等一線部門擇優配備年輕乾部19人。
緊貼需求『育』 注重實踐歷練
針對農村乾部能力短板,大慶市通過『學校+基地』『理論+實踐』『遠程+巡講』等多種方式,對農村黨組織書記進行政治理論、脫貧攻堅、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年均培訓800餘人次。
孫剛是肇州縣2008年實施人纔戰略首批引進的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漢語言專業。10餘年的基層奮斗拼搏,讓他深深地愛上了鄉鎮這片熱土。
在鄉鎮工作期間,他擔任過鎮長助理、紀委書記、黨委副書記、鎮長,負責過林業、文化、教育、宣傳、紀委、信訪、綜治、婦聯、武裝、工會、民政、經管等幾乎所有農村方面的工作。經過在不同崗位的歷練,他在提昇綜合能力的同時,還為老百姓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服務,為村鎮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工作期間,他還參加了浙江大學『肇州縣黨政領導乾部綜合素質提昇培訓班』,河南紅旗渠、延安乾部學院鄉鎮長『傳承紅色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培訓班和上海復旦大學肇州領導乾部素質提昇班學習,不斷開拓視野、更新思維、精進觀念,用所學、所見、所想、所悟反哺工作。
據了解,肇州縣堅持『人纔既要靠引進,更要靠培養』的理念,從基層實際需求入手,面對引進的人纔普遍存在學歷高、經歷少的問題,通過上掛省市平臺鍛煉訓練、下派基層砥礪磨礪、適時進行輪崗交流、外埠學習、黨校培訓等多種模式,給人纔建平臺、搭舞臺,加強對引進人纔的培養鍛煉,進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本領,讓他們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快速成長成熟,在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發揮領軍作用。據了解,該縣引進的人纔全部在關鍵重要部門和崗位工作,表現優異,業績突出。
選優配強『用』 推動人纔下鄉
『國以人興,政以纔治』。人纔是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為深入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推動人纔下鄉』要求,大慶市以『打捆引纔』工作為牽動,在用好用活人纔上下功夫,拓寬渠道柔性引纔,選派高校院所專家作為『特聘人纔』,下鄉服務『三農』,為大慶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人纔支持和智力支橕。
為破解縣(區)、鄉(鎮)基層農技推廣人纔隊伍老化、高層次專業人纔短缺等問題,大慶市委組織部堅持眼光向內,引導駐慶高校院所優秀人纔向基層一線流動,把講臺搬到田間地頭,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緩解基層發展對人纔、技術的迫切需求。
根據基層農業基礎、產業特點和資源稟賦,大慶市定向聘纔、精准引纔,推進項目落地、技術注入,實現以纔引纔、以纔促產,推動人纔紅利轉化為農業農村發展效益。大慶市縣(區)與多位高校院所『特聘人纔』建立『結對』關系,有效助推奶牛養殖、寒地鮮切花栽培、棚室果蔬種植等重點農業項目發展。
肇源縣突出村級隊伍建設,努力建設過硬村級帶頭人隊伍。推動村黨組織書記『公職化』,選拔縣直優秀乾部提拔後選任到工作開展難、落實任務慢的難點村黨組織書記崗位。實施村後備人纔『遞進培育計劃』,通過『四薦四考』選任270名40周歲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助理,充實村級乾部隊伍力量。同時,開展興農專家人纔培養工程,建立處級領導聯系高層次專家服務村集體制度,為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