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4日訊 農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纔的助力。近年來,大慶市堅持狠抓農村實用人纔隊伍建設,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加強農村人纔隊伍建設,努力推動鄉村人纔振興戰略取得實效。
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肇源縣義順鄉的蘇日格家庭農場主要從事生豬、肉牛、肉鵝養殖和玉米、水稻種植。2019年出欄生豬1450頭、肉牛110頭、肉鵝3萬只,糧食總產量39萬斤,純利潤100萬元,家庭人均純收入25萬元。帶動周邊48戶農戶發展肉鵝、生豬養殖,吸納就業200餘人。
如今,新型經營主體已成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並帶動了農民脫貧致富。
據了解,市農業農村局根據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堅持把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指導各縣(區)加強宣傳引導,積極鼓勵和支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努力培育示范典型,不斷提高發展質量。
目前,全市種植大戶已發展到3539個,農戶家庭農場發展到67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741個;已成功培育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5個,培育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社14個,培育市級農民合作社規范社19個;培育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5個。
精准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農民利用冬季農閑時節參加培訓已經成為常態。在肇源縣近日舉辦的農業培訓會上,全縣有400多名種植戶參加了學習培訓。
黑龍江雲方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講師王於佳說,農業技術交流講座主要圍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幫助農戶節省成本創造收益;二是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讓農戶更省心、省時、省力。
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要求,切實加大培訓力度。
科學設置培訓內容。重點圍繞農村政策、生產技能和新知識、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新裝備的應用設置內容,力求實用。同時,適應當前發展需要,專門開設創新創業、互聯網+、農業品牌化建設、市場營銷等新內容,以滿足新型職業農民加快進入市場的需要。
拓展豐富培訓形式。通過聯合高校、專家和基層培訓載體,多種形式推進培訓。同時,通過線上『雲上智農』學習軟件,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微信群,靈活培訓形式,有效解決了線下培訓覆蓋面窄的問題。
優化師資力量。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聘請省農科院、東北農大等國內行業知名專家納入大慶農業專家庫,利用農閑時間深入大慶巡回指導培訓。
打造田間學校。加大農民田間學校選育力度,建設各類實訓基地、創業孵化基地、農民田間學校18處,就地就近開展產業培訓,特別是將大慶市縣區建設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規劃形成田間學校,為基層農民提供交流學習平臺。
扶持培育新型農產品電商人纔
在林甸縣東興村東興鄉,村民養的寵物貓賣到了全國20多個省市。一場兩個小時的直播,最高紀錄是賣出了90只小貓。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慶市一些農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很多人開始化身主播,通過線上直播,解決銷售難題。
農村電商在疫情期間讓更多村民跳出傳統銷售模式,走上電商路。在大慶市,電商已紮根農村、服務農民、賦能農業,成為助推鄉村經濟振興的有力引擎。
電商的發展,離不開人纔的支橕。大慶市把培養扶持電商人纔作為農村人纔的重要一環。去年4月,大慶市專題舉辦農產品電子商務培訓班,將全市從事農業電商的基層新農人100多人集聚到一起,邀請了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的兩位教授為大家授課。課下,還組織農民電商從業人員參觀了大慶市電商產業園,進一步了解線上業務及後臺處理程序,切實提高大家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度。
市農業農村局還通過以會代訓的方式,開拓農民事業。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多次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加哈洽會、農博會等展會,達到推介產品、打造品牌、提昇農民市場意識的目的。
此外,大慶市還認真落實人纔激勵機制,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重點,全面提昇農村實用人纔培養培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