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汽哈爾濱輕型汽車有限公司。

黑河—漠河—加格達奇通用航線暨運12F商業運營首航。

哈汽輪機生產現場。
黑龍江日報4月2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工業項目賦能提質三年攻堅戰行動方案》正式實施。從2021年起到2023年末,哈市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工業項目賦能提質三年攻堅戰行動,按照第一年『攻堅』、第二年『突破』、第三年『跨越』的目標,通過推進『八個一批』生成建設重點工業項目,推動全市工業產業項目數量體量質量再上新臺階。
第一年『攻堅』,力爭在重點工業和數字經濟項目數量上實現攻堅,超過300個,工業投資增長保持10%以上;第二年『突破』,力爭實現重點工業和數字經濟項目數量實現突破完成350個,達到『十三五』以來之最,工業投資增長15%以上;第三年『跨越』,力爭實現重點工業和數字經濟項目數量超過400個,計劃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依托招商引資新生項目
充分發揮哈市的產業、地域、資源和政策優勢,開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既要招『頂天立地』的大項目,也要招『鋪天蓋地』的小項目,吸引新生一批重大招商引資項目。
全面梳理和分類研究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綜合情況,瞄准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行業100強企業作為重點招商目標,以京津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等發達地區為重點區域開展招商,逐戶企業建立招商引資臺賬;加快建立『部門+企業』『專班+園區』『產業+基金』『目標+考核』的招商引資新機制。
哈市還將利用『飛地經濟』引入項目。依據哈爾濱市政府出臺的《關於促進『飛地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快推動招商主體做好跨省和跨地域的項目招商合作工作,拓寬項目引進渠道。
依托技術改造生成項目
圍繞『老字號』『原字號』以及裝備制造、食品、醫藥、石化等傳統行業,實施和推進一批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技術改造項目,引導推動企業不斷加大技改投入,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昇級,催生和裂變一批新項目,提昇全市工業經濟整體實力。
支持產業數字化引領轉型,通過打造一批企業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示范項目,提昇企業數字化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和引導企業進行高新技術改造,按照國家和省的重點產業發展導向目錄,結合哈市工業強市的『1+2+3+N』現代工業體系,組織實施技術改造百項工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昇傳統產業;抓好在建技術改造項目,重點抓好廣聯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航空復合材料零部件生產線擴展及技改項目、蒙牛乳業改擴建年產11萬噸液態奶項目、森鷹窗業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5萬平方米定制節能木窗建設項目等為代表的100個總投資500萬元以上技術改造項目建設,確保每年完成投資50億元。
依托科技創新轉化項目
以『雛鷹計劃』為牽引,從發明專利、高端研發成果、技術成果等生成和產生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項目。
利用高校院所生成項目,充分利用哈市現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有效的『政產學研用』對接機制,推動哈工大、哈工程、東北農大、哈理工、703所、哈焊院、49所、哈獸研、哈玻院等院所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新項目;謀劃生成高新技術項目,充分借助外腦,發揮行業協會和科研院所的人纔、技術、信息等資源優勢,圍繞數字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發展,推動軍民結合、促進兩化融合,加快推進現有新專利、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實現新產品產業化,謀劃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大項目。
支持企業技術中心創建和昇級,支持龍頭企業加快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推進汽車發動機、先進機器人、人工智能、石墨烯、3D打印、輕量化制造、生物疫苗等產業化項目建設。
依托龍頭產業配套吸引項目
發揮10條市級產業鏈專班作用,通過制定哈市配套產業手冊、圖譜、家譜等方式,做好配套項目的培育和引進。依托哈市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的帶動和引領,不斷充實和完善產業上的補鏈和延鏈項目,形成產業集聚化發展。
圍繞哈電集團、中航工業哈飛、七?三研究所、東安發動機等大型成套裝備企業強鏈補鏈抓配套,通過『建專班、搭平臺、廣推介、強政策』等措施,搭建企業配套平臺引進和生成項目。
圍繞優勢產業中的大企業上項目,重點圍繞百威英博、哈藥集團、鑫達集團等大型食品、醫藥等消費品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抓配套;打造『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行業『配套專家』,引進和產生一批配套項目。
依托產業集聚示范區建設引進項目
按照高起點定位,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打造產業集聚示范區,提昇示范區服務配套功能,為吸引項目落地創造更好的條件。
優化園區產業布局,通過園區標准化廠房建設,打造一大批智能化現代化園區,吸引一批中小企業項目入駐園區;完善示范區的基礎保障功能,加快建立科學合理的各級各類示范園區的規劃體系,明確功能定位和發展重點,促進園區向專業化、特色化方向發展;鼓勵智慧園區建設,引領園區發展,支持工業園區軟環境建設,引導園區加強信息服務、中介服務、技術服務、人纔培訓、融資擔保、財務管理、專業化協作配套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和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園區服務功能。
依托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項目
圍繞延長農副產品深加工、食品、飲料精加工等產業鏈條,新上擴建一批資源精深加工項目,同時進行科學謀劃,利用地域資源優勢引進戰略投資者衍生一批大項目。
向糧油深加工要項目,以大米、玉米、大豆等產業鏈條進行精深加工和產業鏈延伸;向高品質飲品加工要項目,以乳制品、飲料、酒類產品等產業鏈條進行精深加工和延伸產業鏈;向高品質畜牧產品精深加工要項目,以牛、豬、鵝等畜牧產業鏈條進行精深加工和延伸產業鏈。
依托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拓展項目
圍繞哈市『4+4』產業體系和國內外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突出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帶動工業結構轉型昇級。
緊緊圍繞5G等新基建、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突破核心技術,加快改造昇級步伐,促進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有機融合;圍繞數字經濟謀劃生成項目,積極開展數據資源招商,爭取引進一批數據存儲、異地災備、人工智能模型訓練等數據資源項目,每年重點推進100個數字經濟項目建設;集成式謀劃新興產業鏈項目,重點圍繞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燃氣輪機、核電和風電裝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生物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優勢特色新興產業鏈,從補鏈、強鏈和延鏈下功夫,引進和新建一批大項目。
搬遷改造新建項目
鼓勵和支持老企業向國家級開發區和省級園區集聚發展,帶動新項目建設和企業做大做強。
推進現有搬遷企業的建設,重點圍繞哈量集團、哈藥總廠、哈軸等企業正在實施的搬遷改造工程,做好項目要素的協調保障工作,對於企業在搬遷中遇到的困難及時給予協調解決。針對騰挪出的產業空間,深度謀劃現代產業園及高端產業園區,實現產業昇級迭代;做好謀劃搬遷企業的推動,圍繞全市工業產業布局,對擬進行搬遷的航天科工哈爾濱風華公司、東安動力、建成集團等,幫助搬遷企業做好產業園區的對接和服務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