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8日訊 社區裡建起『心願牆』,群眾生活中有了『小心願』,寫下『心願卡』貼到『心願牆』,就會有人立即行動提供幫助。這是雙鴨山市嶺東區在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中,引導各級黨員乾部及社區志願者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新成果。
『我是今天早上寫下「樓道裡放置酸菜缸有濃烈酸臭味影響生活」的心願卡,不到兩個小時就得到圓滿解決。』4月初,記者在嶺東區東明社區采訪時,居民孟兆玲開心地說:『真的沒有想到,一張小小的卡片寫上自己的心願,就立刻有人幫助解決,這真抓實乾的為民辦實事的勁頭,讓我感受到一股暖暖的幸福。』
『群眾生活中遇到的小事,就是我們服務群眾的大事。』東明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主任郭鳳蘭如是表示。為了做好點亮『微心願』工作,有針對性地更好服務居民群眾,每天早上有專人對群眾提出的各種『微心願』進行抄報合議、找出解決方案,再轉交給社區乾部、小區網格員或社區志願者『執行』。
東明社區還組建起互幫互助、關愛夕陽、治安巡撫、手牽手4支總人數100人的點亮『微心願』志願者服務隊伍,全心全意為轄區群眾提供各種服務,做到了行動快、效果好、群眾樂的效果。
東明社區網格員楊景文說:社區把居民提出的『微心願』轉給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前去處理。處理完畢後,再填寫一張紅色的『心願完成卡』,粘貼在居民『心願卡』上,形成『微心願』從始到終的整套流程。
群眾的『微心願』是否圓夢,看看『心願牆』上每個『心願卡』是否成對就知道,看看牆上群眾實現心願後傳遞給社區的微信自拍照就清楚,群眾滿不滿意看看每一張笑容就一清二白。
噪音擾民、貓狗便溺、樓道衛生、樓院管理、困難求助……這是群眾的『微心願』;就醫買藥、獨居照料、心理疏導、水電修理、樹木擋光……這也是群眾的『微心願』。
『我想有人陪我嘮嘮嗑』……這更是群眾的『微心願』。
點亮『微心願』、搭建『連心橋』,作為深入推進學黨史為群眾辦實事的有效載體,充分發揮黨員乾部為群眾圓夢的積極性,通過小切口為居民解決小問題,真正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該區黨史學習教育辦郭佳告訴記者,通過真心服務群眾,使『微心願』成為黨員乾部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困難的生動實踐。為群眾點亮『微心願』,在嶺東已成為學黨史踐行動的時尚。
點亮微心願,貧困戶張寶同夫婦想有一雙新鞋的心願有人及時購買送去;殘疾人付躍華家的生活品有人幫助定期幫助購買;點亮『微心願』,患病居民陳繼印的藥品有人及時送達;行動不變老年人急需的降壓藥有人送到身邊……
『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黨員乾部深入社區為群眾解難事、辦好事的主動性顯著增強,全區各級黨員乾部爭相與社區困難居民建立結對幫扶。群眾心中的渴盼與願望,都成了我們關心服務群眾的著眼點與切入點。』嶺東區東湖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主任紀曉霞說,社區居民的『微心願』包羅萬象,點亮『微心願』也對社區的服務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達社區組織建立了500餘名黨員乾部和志願者參與的服務隊伍,盡己所能地為群眾的『微心願』提供服務。僅3月份,全區黨員乾部和志願者就在學黨史見行動實踐中,解決處理群眾『微心願』近300個,受到轄區百姓的一致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