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從東方紅到太陽昇 | 他們,用青春擁抱北大荒!
2021-04-09 17:14:09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裡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印』喚醒沈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推出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

  『東方紅,太陽昇……』是歌曲《東方紅》中的第一句歌詞,巧合的是,『東方紅』和『太陽昇』也是黑龍江兩個火車站的名字,綿延的鐵路線仿佛把我們帶回那段崢嶸歲月。讓我們從『東方紅』出發,一路西行,直抵『太陽昇』,經虎頭要塞、跨萬頃良田,品味北國冰城的厚重、感受鐵人精神的洗禮,追隨共產黨人的初心足跡,探尋龍江百年發展脈搏。

第十八站 北大荒博物館

  北大荒博物館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紅旗大街175號,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傳播黑龍江墾區開發建設歷史及其環境物證的綜合性博物館。2005年9月落成並對外開放,總建築面積3772平方米,館內共設六個基本陳列,分別為墾前史略、開發建設歷程、北大荒的英雄群體、文化事業和文學藝術、現代化大農業、社會事業和龍頭企業。

2009年,在和平牧場發現的野牛腿骨化石。

  『北大荒』舊指黑龍江省北部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廣大荒蕪地區。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為了擴大地盤,集結軍隊搶佔東北,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一觸即發。針對這種形勢,為解決糧食問題以備戰爭急需,12月28日,毛澤東主席代表黨中央發布了《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偉大號召,要求『除負有作戰任務的野戰兵團外,一切部隊和機關,必須在戰斗和工作之暇,從事生產』,派出大批部隊和地方乾部進入東北,點燃了北大荒農墾事業的火種。

2007年,為紀念北大荒開發建設六十周年印制的北大荒專題站臺票。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北大荒』進行了有組織的開發。50年代中期,王震奉黨中央、毛主席之命,先是率領鐵道兵,後又指揮十萬轉業官兵挺進荒原,展開了大規模的開發建設。近半個世紀以來,先後由14萬轉復官兵,5萬大專院校畢業生,20萬山東、四川等地的支邊青年,54萬城市知識青年和地方乾部、農民組成的墾荒大軍來到北大荒,他們頭頂藍天、腳踏荒原,爬冰臥雪,人拉肩扛,搭馬架、睡地鋪,戰勝重重困難,在茫茫沼澤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機械化國營農場群,為國家生產了大量的糧食,把過去人跡罕至的『北大荒』,建設成為了美麗富饒的『北大倉』,成為我國現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譜寫出『北大荒』開發史上燦爛輝煌的一頁。

  北大荒博物館好似一部真實記錄北大荒開發建設的史書,以緬懷先人,激勵今人和來者,使北大荒精神得以弘揚和傳承。

追隨初心足跡

探尋發展脈搏

出發!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