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0日訊 『開春了,環境也一下子變樣了,村屯乾淨了,心情也爽啊!』
對於雙鴨山幾十萬農村居民來說,2021年的春天格外清爽。短短十天時間,近8萬噸垃圾從雙鴨山各個村屯的鄉路庭院角落裡被清運出來,千百個鄉村面貌煥然一新。3萬餘名黨員乾部和志願者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中,用汗水換來了鄉親們的點贊。
這是雙鴨山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以來,秉承『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為百姓辦實事』宗旨的生動一幕。
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把學習成果轉化成為百姓做實事上來,雙鴨山一邊結合實際創新載體、一邊堅持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推動年度重點工作等結合起來。黨史學習教育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進村屯,『四進模式』別開生面。
進機關提振乾部『精氣神』
4月10日,雙鴨山的環衛工人和快遞小哥們發現,在建設路、益人路又新增加了四處服務站點。『這回有地方能歇歇腳喝口水了,真是解決我們的老大難問題了!』市總工會把解決群眾急難懮盼的實事作為學好黨史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90家,主要以環衛工人、出租車駕駛員、交通警察、快遞員等為主要服務對象,解決了戶外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現實問題。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雙鴨山市各機關單位迅速行動,制定學習方案,采取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辦讀書班、黨支部學習研討等形式,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同時,用好『學習強國』『龍江先鋒網』等線上平臺,學習中央黨校中共黨史專題講座網絡課程,利用『兩微一端』等載體提高學習效果。
全市各縣區、各部門主動作為、探索創新,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市殘聯開展『助聽』『助行』行動,公安部門完善『網上群眾工作』方法,城管部門重拳出擊治理噪音擾民、油煙擾民等問題,市人民醫院推出『一站式』核酸檢測,一大批便民惠民專項行動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
進社區回應群眾『新期待』
4月16日,在嶺東區通達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的一間學習室裡,近30名社區黨員和居民群眾圍坐在桌子前,講黨史、聽黨史、學黨史,這是社區裡開設的黨史學習教育『驛站』。
與此同時,友誼縣友誼鎮百興社區的人大代表工作站內,來自縣、鄉的兩級人大代表,正在與社區居民代表一起,研究社區『便民信息牌』微實事落實情況。樓下幾位老人正在做康復理療。提起『民生微事實』給百姓帶來的貼心服務,個個都豎起大拇指。
這是雙鴨山黨史學習教育進社區的兩個剪影。
雙鴨山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社區、面向群眾,動員全體黨員結合實際講黨史、聚民心、解民意。社區老黨員崔金芳在家舉辦『小人書』黨史學習課堂,與社區群眾一起學習分享,通過《張思德》《阿姨們的抗日故事》等『小人書』向群眾再現黨史的生動記錄,弘揚黨的偉大精神。
進校園厚植學生『愛國情』
清明節之前,寶山區育豐小學開展『五老進校園黨史勵童心』宣講會。與此同時,『講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中華魂民族復興的旗幟』演講比賽和『我眼中的中國』現場作文大賽等系列主題活動,進一步激發全體師生愛黨、愛國的情感。
雙鴨山市結合高職院校和各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特點,采取開學第一課講學、思想政治課領學、實踐活動促學、主題班隊會演學等方式,對全市廣大青少年學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開展『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文化理論志願者進校園』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宣講,目前已舉辦36場。市職教集團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教學體系,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市馬鞍山小學組織開展集郵小課堂,學生跟著郵票看黨史,在觀看郵票的過程中,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小課堂小郵票激發出學生學習黨史的大興趣。各中小學校還通過手抄報、征文等系列活動,深入開展黨史學習,引導學生增強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進村屯展現農民『新風貌』
4月10日一大早,兩輛滿載生活用品的『大篷車』緩緩駛進距市區近60公裡的雙鴨山市寶山區七星鎮楊木崗村村委會大院,市商務局將黨史學習教育資料和生活用品送到群眾家裡,傳到山區角落。
雙鴨山市各縣(區)有效組織,各鄉(鎮)紮實推進,利用村屯『大喇叭』學黨史,拓寬黨史學習渠道,擴大黨史學習范圍。『大喇叭』學黨史廣播每天定時開播,有效解決了部分農民沒有手機、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學習的問題。
集賢縣太平鎮把黨史課『搬』到通勤車上,工作人員上班的通勤車成為大家交流黨史學習心得、討論黨史學習感悟的『流動課堂』。每天在上班路上,鎮黨委書記帶領全體成員熱烈研討,並將學黨史集體研討成果轉化到工作中,強化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堅定脫貧戶致富信心,推廣農業種植技術,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促進學黨史在本地區轉化為推動新時代雙鴨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