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紅色印記在龍江?潛伏敵後 血灑黑土
2021-04-21 21:45:27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跟隨『紅色印記——講述龍江百年黨史故事』主題調研采訪團的腳步,記者分別到哈爾濱市和佳木斯湯原縣,探尋抗日戰爭時期的『潛伏』故事。

  走進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廚房、臥室、沙發,看起來很像是一處住宅,當年省委秘書長馮仲雲以大學教授的身份為掩護在這裡安家,省委機關秘書處就設置在這裡。當時很多重要會議都在這裡召開,很多重要文件也是從這裡傳向東北各地黨組織。這棟住宅裡很多的陳設都暗藏玄機,其中客廳的沙發裡藏著很多當時省委的重要文件。

  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紀念館講解員張亮說:『滿洲省委是當時黨在東北的最高權力機關,我們所熟知的一些著名的抗戰將領,比如楊靖宇、李兆麟、周保中、趙一曼,這些人都是在滿洲省委的領導之下的。』

  中共滿洲省委從1927年10月成立到1936年1月撤銷,在8年多的艱苦歲月中,開展了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士兵運動和各界群眾的反帝愛國運動。

  湯原是三江地區最早建立黨組織、最早進行抗日斗爭的地方。在湯原縣博物館內有一個國家一級文物——石碑,它是當時日本人設立的,上面清晰記載了夜襲湯原戰役的全過程,以及戰死的日軍和偽軍的名單,其中有一個名字叫李心善,他是當時湯原中心縣委黨員王春林所發展的地下工作者,他們二人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1937年日軍在湯原縣先後逮捕了幾十名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由於敵我力量懸殊,營救難以開展。緊要關頭,在敵後潛伏的王春林,給抗聯部隊送來了敵營空虛的情報。

  湯原縣史志研究室主任鄒志光說:『他的愛人和他的母親以探親的方式把情報送到抗聯部隊上。李心善和王春林在攻城的過程中,發信號,開城門,引導抗聯軍隊,攻打日偽軍駐地、砸監獄,用了很小的代價取得了重大勝利。』

  戰斗中李心善犧牲了,因為沒有暴露身份,他的名字被刻在了日軍的石碑上。

  湯原縣史志研究室主任鄒志光說:『夜襲湯原對偽滿統治有非常巨大的震動,在夜襲湯原之後,日偽統治者有這麼一句話——湯原已經成了共產黨的樂土,湯原地皮紅透三尺。』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