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發展史中,龍江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頑強奮斗,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勝利,在黑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百名主播講黨史》啟動,100位龍廣電主播走進紀念館、革命遺址,講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奮斗故事,追尋黨的光輝足跡,傳承龍江優秀精神。
龍廣電主播張楊帶你走進東北抗聯文化鶴北陳列館,重溫那段崢嶸歲月。

鶴北林業局是一片英雄的土地,這裡曾經是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的發祥地之一,也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的重要游擊根據地,湧現出了以趙尚志、馮仲雲等為代表的抗日英烈。

在鶴北林業局的尚志文化廣場,趙尚志將軍的銅像就矗立在這裡,銅像的四周是34顆青松環繞,象征著他34歲光輝而短暫的一生。廣場旁是東北抗聯文化鶴北陳列館。

在東北抗聯文化鶴北陳列館內,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斑駁的革命文物和戰爭遺物,將東北抗日聯軍十四年浴血奮戰的歷史一一再現,在這裡,仿佛可以看到那支不屈不撓、奮勇前進的鋼鐵隊伍。其中,民族英雄趙尚志展區講述了他不凡的一生。1908年,趙尚志出生在遼寧省朝陽縣,11歲時隨家人遷居哈爾濱。1925年,年僅17歲的趙尚志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九一八』事變後,趙尚志投身抗日斗爭,歷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珠河反日游擊隊隊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等職,指揮攻打了賓縣和冰趟子伏擊戰等著名戰斗,『冰趟子戰斗』是抗聯斗爭史上敵眾我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之一。日寇對他聞風喪膽,無奈感慨『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同時叫囂著『一兩肉一兩銀,一兩骨頭一兩金』,懸賞萬元通緝他。

當年趙尚志將軍的遇難地——梧桐河畔呂家菜園子,現在位於鶴北林業局尚志林場內。日寇當時對趙尚志制定了惡毒的誘捕計劃,令特務劉德山以收山貨為名,尋找抗聯並打入內部。1942年2月12日,原計劃襲擊梧桐河金礦偽警察分駐所和警備隊的趙尚志,遭遇劉德山的黑槍,腹部中彈受傷,他忍著劇痛回身用手槍連射兩槍,當場擊斃劉德山。受傷被俘後,趙尚志因傷勢過重,壯烈犧牲,時年34歲。

為了人民的生存解放,為了民族獨立振興,無數像趙尚志一樣的黨的優秀兒女,在鶴北以及東北這塊土地上頑強地抗擊了日本侵略者。這些當年東北抗日聯軍使用的物品,許多都是由戰士自制或改制而成,從中可以看出抗聯生活的艱苦。

鶴北林業局乾部群眾永遠不會忘記,為了保衛祖國和家園,無數英雄曾經在這片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他們鑄就的東北抗聯精神將在鶴北林區世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