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百名主播講黨史 | 龍廣電主播張童為您講述墾荒人的黑土情
2021-05-05 08:08:09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發展史中,龍江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頑強奮斗,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勝利,在黑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

  《百名主播講黨史》啟動

  100位龍廣電主播

  走進紀念館、革命遺址

  講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奮斗故事

  追尋黨的光輝足跡

  傳承龍江優秀精神

  黑土地上的堅守

  龍廣電主播張童

  為您講述一代代墾荒人在黑土地上的堅守

  位於蘿北縣境內的共青農場經過60多年的開發建設,已經發展成為擁有49.2萬畝耕地,集種植、飼養、加工、商貿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國有農場,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共青農場的建設離不開三支力量:中國青年志願墾荒隊、轉業官兵和知識青年。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青年志願墾荒紀念館,感受一代又一代墾荒人在黑土地上的堅守。

  1955年8月30日,以北京青年楊華為首的全國第一支青年志願墾荒隊,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在團中央的組織下,來到共青農場,拉開了中國青年志願墾荒的帷幕。隨後,來自北京、天津、哈爾濱、河北和山東五個省市的2602名青年,先後來到了蘿北墾區,創建了北京莊、天津莊、河北一莊、河北二莊等八個青年集體農莊。

  1958年1月24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又發出《關於動員十萬轉業官兵參加生產建設》的指示,1958年春,十萬轉業官兵開進北大荒,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七師官兵和家屬2744人、信陽步校500多名軍官在1958年5月4日來到蘿北縣,建起了預七師軍墾農場,下設4個分場12個軍墾大隊,轉業官兵們當年開荒86000畝,播種15500畝,修建公路6740米。這支具有堅定革命理想、高度思想政治覺悟和無私奉獻的隊伍,成為了農場開發建設的重要力量。1963年,以青年集體農莊為基礎,擴建新場,改名『青年農場』。

  1968年至1970年,北京、天津、上海、哈爾濱四大城市的4291名知識青年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來到了共青農場。展示櫃中擺放著知識青年當時生產、學習時用過的書籍以及生產生活工具。這些城市青年,有文化、有能力、有熱情、有乾勁,成為繼青年志願墾荒隊和轉業官兵之後,農場建設事業的第三批生力軍,他們把自己一生最靚麗的青春獻給了農場。

  1985年8月,農場更名為共青農場。現在的共青農場雖說早已告別了原始的鋤頭和鐮刀,用上了最先進的農機設備,但是開發建設者們用生命和信仰譜寫的青年志願墾荒精神未曾改變。曾經意氣風發、激情四射的青年早已垂暮,他們用一生堅守,紮根這裡,終生不渝。如今聽著墾荒故事長大的『墾二代』『墾三代』,依然在飛速的時代變革中堅守著祖輩開墾的沃土,守望著中國青年的精神史詩。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