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看!3600畝示范區『無人機』插秧
2021-05-12 09:12:0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洪霞 厲遠 吳樹江 劉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無人化插秧機在地頭自動轉彎。

  黑龍江日報5月12日訊 11日9時,在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紅衛農場有限公司智慧農業指揮中心,隨著副總經理隋喜友一聲令下,記者在大型數據顯示屏幕看到,距離該中心3公裡之外的智慧農業先行示范區機車庫房的3臺自走式無人插秧機接到『指令』後,自行點火啟動,從庫房『走』出來,到達指定地點,開始插秧作業……

  據了解,為加快智慧農業、智能農機建設步伐,紅衛農場有限公司與東北農業大學達成合作共建協議,精心打造了集管理、服務、指揮於一體的智慧農業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今年,該公司按照標准化格田改造模式,打造了一處3600畝的『智慧農業先行示范區』,每塊格田都是15畝,便於機車作業。示范區內建有5G基站,3臺無人插秧機組成的無人機群由一人操作,按照既定路線由機庫駛出,隨停隨走,精准作業,從而實現了無人駕駛遠程操控和協同作業,達到節省人力、提高效率的目的。

  種植戶於海忠試用機車後,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以上海聯適智能無人插秧機為例,按插秧面積500畝計算,插秧每天需人工4人,4人每天1800元,每天能完成插秧45畝,全田用時11天合計19800元,與常規插秧機相比,每畝能節省5.4元。

  該農場總經理王滿友介紹,公司今年改裝無人駕駛插秧機6臺,計劃插秧1.5萬畝。改裝過程中,摸索總結出最適合本地區使用的智能無人插秧機,並積極爭取優惠政策,讓種植戶用最少的錢就能使用到先進的機械。

  在現場,建三江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寶林告訴記者,各公司都高度注重農業科技的落地應用,利用5G網絡、大數據技術以及智慧平臺,引領建三江農業向著智能化、無人化、集約化、高效率、高精度的精准農業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