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8日訊 多少個日日夜夜,不眠不休、連續奮戰,只為爭分奪秒、跑贏病毒。多少人盡責堅守,披星戴月、投身一線,只為守護百姓健康。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衛健委通過『走流程』、座談等多種形式征集群眾『急難愁盼』,制定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學史力行促健康』實踐活動實施方案》,不斷提昇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服務提質醫療保障能力穩步提昇
『你好,我想諮詢一下哪些醫院能進行核酸檢測?』『你好,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能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嗎?』……今年疫情以來,市衛健委值班電話每天都響個不停,工作人員通過開展在線服務,為廣大市民答疑解惑,指導正確防護,引導正確就診,傳遞准確的預防知識。
翻開《大慶市新冠病毒疫苗春季接種工作實施方案》,從任務目標、工作內容到職責分工,從緊急突發事件處置指導規范到樣本及時轉運流程指導規范,《方案》堪稱『指導手冊』,對市民極度關注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事無巨細地作了部署。
『全市共設置疫苗接種點130個,啟用118個,日最大接種能力達到10.52萬劑,全市各接種點梯次配備接種人員1838人,醫療救治人員379人,預檢、登記、告知人員540人,組織保障人員571人,全力保證接種現場操作規范、組織有序、力量充足。截至5月7日,全市共接收16批次新冠病毒疫苗581808劑次,累計接種463387人。』市衛健委掛職副主任王樹臣說。
目前,大慶市核酸檢測能力達到單日7.32萬管/天,已實現願檢盡檢。在現有24個核酸檢測實驗室基礎上,加緊推進二級綜合醫院核酸實驗室建設。同時,在增強醫療救治能力建設上持續發力,確定2個市級定點、1個市級後備定點醫院,9個縣區級定點救治醫院,救治床位678張;開放17家發熱門診,留觀房間196間。另外,通過多種方式,共組織開展醫療救治、院感防控等業務培訓93場次和應急救治演練27場次,人員達13383人次,提高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醫療救治能力。
為提昇流調溯源能力,市衛健委組建了市、縣兩級平急結合的流調專班和隊伍,全市共建立市、縣兩級流調隊伍57支、預備隊122支,共計921人,目前已開展市級常態化疫情流調培訓4次、演練3次,累計參加1310人次,著力補齊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存在的短板。
改革惠民群眾就醫獲得感攀昇
家住萬寶小區的李秀英平時就醫、拿藥的『好去處』就是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離家近、不用排隊,李秀英每月都會定期到這裡就診。目前,李秀英每天吃著四五種藥,經醫保報銷後,李秀英每月在藥品上的花費在50元左右。
不僅如此,對於群眾反映的『看病難』,市衛健委還積極推進『家庭醫生』簽約工作。『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這不就是好政策給咱老百姓帶來的福音嗎!』李秀英感慨地說。
同時,市衛健委還針對市民關注的重點項目建設、提昇基層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完善公共場所應急救助功能等問題,積極回應,目前各項工作均在有序開展中。
油田總醫院等重點醫療機構門診樓改擴建項目、龍南醫院創傷醫療救治中心建設項目,是大慶市年度重點建設項目。項目啟動以來,市衛健委積極協調,各部門大力配合,兩家醫院積極承擔主體責任,目前,項目設計基本完成,環評、勘察、選址原建築拆除工作均已完成,目前正在同步進行施工設計和施工隊伍、建立隊伍招標前的准備工作。
市衛健委還為大慶市2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爭取到了2021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綜合服務區項目。項目資金將用於改善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診療環境、購置中醫診療設備、提高中醫藥技術水平、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目前,杜爾伯特、龍鳳項目資金已撥付至項目單位,其他縣區項目資金已撥付到縣區財政,各項目單位正在申請撥付項目資金。項目資金到位後,將陸續開工,計劃年底前竣工。
『面對心髒驟停,搶救黃金時間只有4至5分鍾,但在急救車未到時,學會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簡稱「AED」)和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能,你可能就挽回一個人的生命。』5月11日,市紅十字會AED配置公共場所管理及使用人員首期救護員培訓班正式開課。針對市政協委員提出的『在公共場所投放自動體外除顫儀及普及心肺復蘇急救知識』的提案,市衛健委在機場、車站、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統配醫療急救儀器和藥品,目前,機場、火車站、大型商超等20個公共場所已全部配置A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