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1日訊 從本周一開始,楊柳絮又開始例行來『撒歡兒』,它的到訪給市民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楊柳絮飄散屬於自然現象,在全國很多城市都有發生,近幾年我市綠化時在以其他樹種代替楊柳樹,但這個過程相對較長。市民要根據個人情況,在飛絮集中飄散的兩周內做好防護工作。

惱人飛絮無孔不入
5月18日早9時許,市民楊女士打車自遠望小區去往讓胡路八區,打開車窗通風時,不慎有飛絮飄入眼中,揉搓之後她的眼睛紅腫了起來。
楊女士稱,當時外面的天氣有點兒熱,出租車司機沒有開空調,於是她就打開了車窗,沒想到飛絮會飛進眼睛裡。
這時楊女士纔注意到,空中的飛絮似乎突然間多了起來。
楊女士告訴記者,她看到,為了抵擋飛絮,路上的行人用紗巾包住了臉,騎自行車的人不停地用一只手來回揮舞。
過敏者不敢出門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自本周一開始我市進入楊柳飛絮集中飄散期,隨風飄散的大量飛絮給市民造成了很大困擾。
近日,記者在讓胡路區、薩爾圖區等多地采訪時,都看到了飛絮在漫天飛舞。
5月19日上午,記者在東風路兩側、東風路和文華路交叉口處的路邊,看到地面上堆積了厚厚的一層飛絮。
那些在空中漫無目的地飄散的飛絮,不斷撲向行人以及過往車輛。
為了防止飛絮進入,多數司機都緊閉車窗。
一位在路邊等人的司機告訴記者,飛絮落到汽車內飾或者坐墊套上很難清理,這幾天幾乎不開車窗。
家住薩爾圖區的胡女士患有過敏性鼻炎,據胡女士介紹,每年飛絮飄散的時候,她連門都不敢出。

飛絮約持續兩周
5月19日下午,記者就此事采訪了市城管局綠化科。
據綠化科工作人員介紹,楊柳飛絮是自然現象,每年的這個季節是飛絮集中飄散的時段,很難人工乾擾。
為了減少飛絮數量,近幾年我市已逐漸改種不會產生飛絮的綠化樹種,但由於樹種的更新迭代是一個較長的過程,所以,楊柳飛絮情況還會持續,市民應在此時做好防護。
綠化科工作人員還介紹稱,我市的飛絮集中飄散期約為兩周,月底後飛絮會逐漸減少。
城管給出防護建議
據了解,楊柳飛絮攜大量致敏花粉、灰塵和細菌,容易引起鼻炎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市城管局綠化科特別給出了防護建議。
1.每天10時至16時,是飛絮高發時段,過敏人群應盡量減少戶外運動;
2.外出時做好防護,佩戴口罩、太陽鏡等;
3.切忌采取點燃的方式清理楊柳絮;
4.外出後先洗手,同時清洗鼻腔和面部,及時清掃外衣上的飛絮和花粉顆粒。
不僅如此,市民家開窗通風時也應注意防止飛絮進入。楊柳飛絮密度高時,盡量減少開窗時間,要及時清理或噴水濕化室內的飛絮,尤其是附著在電暖氣等加熱電器表面、家具和地板表面的飛絮,室內可使用空氣淨化器和有過濾功能的空調。
若是飛絮不慎入眼,千萬不要用熱水敷,以免損傷角膜。可用清水衝洗,把異物衝洗出來,如果沒有把握,應及時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如果有市民對飛絮出現過敏反應,不要用手抓撓,可在家中把淡鹽水放入冰箱冰一下,然後打濕毛巾敷在臉上,能緩解皮膚紅腫,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地涂上止癢藥品。若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咽喉發癢、乾咳、氣喘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聽從醫生指導。